关闭

热讯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乡产风云

乡村教师王老师的“双板教学”:土黑板与平板电脑

作者:小编 时间:2025-10-02 15:44:58 浏览:

在西部山区的一所村级小学里,王老师的一堂数学课正在进行。他转身在斑驳的黑板上,用粉笔工整地写下算式,带领孩子们一步步推导。接着,他放下粉笔,拿起手边的平板电脑,轻点几下,一道复杂的几何图形便以3D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他可以随意旋转、拆分,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空间概念。这块“土黑板”和这块“智能平板”,共同构成了王老师引以为傲的“双板教学”模式,也是当下中国乡村教育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内核、拥抱变革的真实写照。

坚守“土黑板”:夯实基础的匠心

尽管教育技术日新月异,但王老师从未打算放弃那块用了二十多年的黑板。他认为,粉笔板书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方面,对于山村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老师一笔一画的书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专注、认真的示范,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扎实的演算能力。另一方面,板书的节奏是缓慢而连续的,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时间去消化知识,这与多媒体课件快速切换的特点形成了有益互补。王老师说:“有些基础的东西,就得慢下来,像种地一样,精耕细作,急不得。”

拥抱“平板电脑”:打开看世界的窗

然而,坚守传统不等于固步自封。王老师深知,山村孩子最缺乏的是视野。而现代信息技术,正是为他们打开通往世界之窗的最有力工具。通过国家实施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这所村小接通了高速网络,配备了交互式智能平板。王老师利用这些设备,带领孩子们“走”进故宫博物院,俯瞰万里长城;在科学课上,观看宇航员在太空授课,观察细胞分裂的微观过程;在音乐美术课上,欣赏世界名曲和高清名画。一块小小的平板,瞬间打破了地域的壁垒,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了深山孩子的面前,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双板”融合:寻求最优解

王老师的“双板教学”,精髓在于“融合”与“选择”。他不上纯粹的传统课,也不搞花哨的“炫技”课。他会在教授古诗词时,先用板书讲解字词和意境,再播放经典的朗诵视频和相关的风景纪录片,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他会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鼓励学生上台演算,同时用平板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他熟练地在这两种“板”之间切换,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应,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工具,目的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教育的严谨与深度,又赋予了课堂更多的开放性与趣味性。

向未来:照亮乡村教育前路

王老师是千千万万乡村教师的代表。他们或许不再年轻,但从未停止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条件有限,却总想方设法把最好的教育带给孩子们。“双板教学”的背后,是国家对乡村教育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它象征着乡村教育正在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在这条路上,正是无数个像王老师这样的“点灯人”,用他们的智慧、坚守与爱,将传统的根与现代的光结合在一起,照亮了山村孩子们通往未来的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