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热讯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乡产风云

非遗新传人:张叔的竹编手艺,在直播间里卖向全国

作者:小编 时间:2025-10-02 15:43:05 浏览:

在湘西一个宁静的村落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氏竹编”的传承人张叔,正经历着人生中最为忙碌也最为充实的时期。每天下午三点,他会准时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打开手机直播,一边灵巧地编织着手中的竹条,一边与屏幕上来自天南地北的网友聊着天。这门曾经让他担忧会后继无人的老手艺,正通过一根细细的网线,连接上时代的脉搏,走向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广阔天地。

手艺的困境:从生活必需品到边缘化

张叔的竹编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过去,竹篮、竹筐、竹席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具,生意红火。然而,随着塑料制品和不锈钢用品的普及,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迅速取代了费时费力的手工竹编,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订单越来越少,学徒招不到,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学这门“没前途”的手艺。张叔的作坊一度门可罗雀,他曾无数次对着满屋的竹编作品叹息,担心这门传承了数代人的技艺会断送在自己手里。

触网新生:直播间里的“慢生活”

转机来自于张叔在外地读美术学院的女儿小雅。她意识到,父亲的手艺在实用领域虽已式微,但其蕴含的独特艺术价值、环保理念和文化底蕴,恰恰是当下城市人群所追寻的“慢生活”和“匠心精神”的体现。她说服了父亲,尝试通过网络直播来展示和销售竹编产品。最初,张叔很不适应,但在女儿的帮助下,他渐渐找到了感觉。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卖货的匠人,更成为竹编文化的讲述者和展示者。他会在直播中讲解如何挑选竹子、破竹、刮青,展示各种复杂的编织技法,分享每一个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创新设计:让老手艺对接新审美

光是展示老技艺还不够,必须让产品本身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小雅帮助父亲对产品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具和筐篮,而是开发了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新产品:设计感十足的竹编灯具,光影透过竹篾洒下,温馨又雅致;小巧精致的茶具收纳篮,成为茶道爱好者的新宠;还有竹编手提包、首饰盒、艺术摆件等。这些新产品既保留了竹编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迅速成为了直播间里的“爆款”。

文化自信:从谋生手段到精神归宿

直播不仅为张叔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让他能够更体面、更安心地继续他的创作,更重要的是,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文化自信。当看到评论区里网友们发出的“太美了”、“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想学”等留言时,张叔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守护的这门老手艺是被尊重、被需要的。他现在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打包发货,想象着这些倾注了他心血的竹编作品,将进入天南地北的城市家庭,向更多人传递传统手工艺的温度与魅力。张叔的竹编直播间,已然成为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传承与创新的一个生动范本。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