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热讯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乡产风云

“稻+鱼+鸭”测产丰收:一田三收的生态致富经

作者:小编 时间:2025-10-02 15:37:20 浏览:

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片示范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稻田之下,鱼儿欢快地游动,田边还有成群的小鸭在嬉戏觅食。这并非田园诗画的想象,而是正在推广的“稻+鱼+鸭”复合生态农业的真实场景。近日,这片示范田迎来了关键的测产验收,结果证实了这种古老而又创新的农业模式蕴含的巨大能量。

测产现场,数据说话

测产当天,农业专家们随机选取了试验田块进行实地收割、称重。经过严格测算,示范田的水稻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余斤,这个数据与单纯种植水稻的田块相比毫不逊色。然而,惊喜远不止于此。在收割完水稻后,村民们开始放水捕鱼,一条条肥美的“稻花鱼”活蹦乱跳地被装入筐中。同时,在田里养殖了数个的稻田鸭也已膘肥体壮。初步估算,仅稻花鱼和稻田鸭就能为每亩地额外带来数千元的收入。这片田,真正实现了“稻谷、鱼、鸭”的三重丰收。

生态循环,和谐共生

“稻+鱼+鸭”系统的精髓在于构建了一个完美的微型生态循环。鸭子在水田中活动,能有效踩死杂草,吃掉部分害虫,其排泄物还是优质的有机肥料。鱼类则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稻花为食,同样能帮助除虫,它们的游动增加了水体含氧量,粪便也肥了田。这个系统内,水稻、鱼、鸭各得其所,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不需要或极少需要使用化肥、农药的绿色生产环境。这样生产出来的大米、鱼和鸭,都是市场上备受追捧的绿色有机食品。

经济效益,实实在在

对于农民而言,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吸引力在于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传统单一种植水稻,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而“稻+鱼+鸭”模式,相当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经营了三项产业。即使某一项产品市场价格有所波动,另外两项也能提供稳定的收入保障,极大地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位参与项目的农户笑着说:“以前种一季稻,就盼着卖谷子那点钱。现在好了,谷子能卖钱,鱼和鸭子也能卖钱,收入翻了一番还不止!”

未来展望,绿色之路

三都县的成功实践,为山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之路。它证明了,农业并非只有投入化肥农药这一种模式,通过智慧和生态的结合,完全可以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并守护好绿水青山。这套“一田三收”的生态致富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地区的关注和学习,有望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谱写丰收的新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