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利用关键在“活”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始终如一,激励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更好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根脉。每座历史建筑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鲜活的故事,铺陈着人事代谢、薪火相传的浩荡信息。从经济层面看,保护与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对扩大对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打造城市品牌等都具有促进作用。
过去,在城市化浪潮初起阶段,有的地方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疏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过度开发、大拆大建,不少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因此残破凋敝。有鉴于此,这些年来,各地在推进城市更新的实践中,均强化“保护”的理念,通过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最严肃的问责,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那种肆意破坏历史古迹的情况得到有效杜绝。
与此同时,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有的城市走向了另一面,一刀切地实行“冻结式保护”,许多历史建筑大门紧锁、长期封闭,人为割裂了与城市烟火、现代生活的联系。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就历史文化遗产而言,保护和利用本质上并不冲突。活化利用,并非要回到过去大拆大建的老路,而是要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改造,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功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更好惠及普通市民。
从国际经验看,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今已经成为衡量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的重要标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要使其成为人们的日常所需。比如,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用作纪念馆、展览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研究场所等,以此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永续利用和活态传承。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绝不能降低保护的门槛。任何开发利用,都必须建立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并且基于科学的标准和严格的评估,确保在承受能力范围内合理开发利用,绝不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特别是,要坚守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对伸向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安分之手保持警觉,防止过度商业开发弱化历史功能,造成不可修复的物理损害。唯有如此,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在城市烟火的浸润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经济日报》)
稿件来源:新疆兴农网
文章作者:石芳纯 刘芳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传承历史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
下一篇: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新疆兴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新疆兴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新星市:红星闪耀的热血新城
- 放纸鸢 享春光
- 活化利用关键在“活”
- 歌舞剧《阿拉木汗在哪里》上演
- 守护好兵团城镇文脉
- 清明假期兵团接待游客37.06万人次
- 四师可克达拉市举办“万人游四师”活动
- 木卡姆的春天是这样“到来”的
- 纸上生花
- 846万余人次!喀什一季度文旅市场繁花似锦
- 形态各异的俑,破译古代生活图景
- 兵团多措并举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
- 兵团一条线路入选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
- 刘庆乐:铁笔生墨“烙”春秋
- 一部用汗水写就的史诗
- 兵团举办2025年春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 无锡至石河子旅游包机航线连续3年开航
-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 传承历史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
- 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开幕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3190-9123 举报邮箱:jb#rxfm.cn (使用时将#号改为@)
Copyright © 2009- rx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