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热讯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惠农策论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评估:以“人、地、钱”三要素为核心的改革深化

作者:小编 时间:2025-10-02 16:12:59 浏览:

县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天然载体,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战场。时至2025年,以促进“人、地、钱”三大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已在县域层面推行数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阶段性评估,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指引未来。

“人”的融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深度推进

在“人”的方面,核心是使在县域内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能够“落得下、稳得住、过得好”。评估显示,户籍制度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绝大多数县域已基本实现落户“零门槛”。但改革的重点已从“放开落户”深化至“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领域,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基本实现;在医疗领域,医保异地结算联网覆盖了所有县域;在住房领域,将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正在落地。然而,挑战依然存在:部分农民因担心放弃农村权益而对落户城镇心存顾虑;县级财政压力随着公共服务人口的增加而加大;新市民在职业技能和社会心理上完全融入城市仍需时日。

“地”的盘活:农村“三块地”改革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在“地”的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宅基地制度改革在保障农户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的前提下,探索了使用权有偿退出、流转的有效路径,盘活了大量闲置资产,支持了乡村文旅等新产业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在于,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这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空间,也显化了农村集体土地资产价值,增加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但改革仍需深化,如宅基地跨集体流转的范围、入市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钱”的流动: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在“钱”的方面,关键是引导更多金融活水和社会资本投入县域和乡村。评估发现,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提升,特别是基于农业保险、农村资产的信贷产品创新活跃。同时,政府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推行以奖代补等方式,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与产业项目。然而,县域,尤其是中西部县域,依然是金融的“洼地”,金融机构对农村资产的抵押物认定仍偏保守,社会资本投资乡村面临回报周期长、退出机制不明确等顾虑,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仍需大力创新。

未来方向:系统集成与协同发力

综合评估来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已从单项改革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未来的改革,更需要强调“人、地、钱”政策之间的联动性。例如,农民敢于在城市落户,需要以其在农村的“三权”权益得到妥善处置和保障为前提;农村土地的盘活,需要与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紧密结合;社会资本的下乡,需要与农村集体和农民形成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县域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枢纽,不仅需要在关键环节上继续“松绑”,更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互促、发展成果的共享共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