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讯网先锋号 > 红色先锋 > 红色故事正文

少年朱德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25-04-24 📝 稿件来源: 北大荒先锋号 🔥阅读指数:2PV

少年朱德的故事(图1)
朱德全家福资料图

  伟大母亲人格魅力的影响

  当我们将敬佩的目光投向四川西部那山峦叠障的大巴山麓时,寻觅朱德童年时代的生命足迹,就会强烈地感悟到在他的幼小的血肉之躯里融入着母亲那忍耐、宽厚、善良的伟大人格,贫穷的生活使他自立而自强,并养成了不屈的个性。这一切,无疑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朱德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他的人格魅力又是如何形成的?

  四川北部的仪陇县,隐没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大巴山西麓,出县城往东南行走70余里,有一座形状如马鞍的大山,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马鞍山。每逢一、五、八日,附近的山民便到山前的平坝上赶场,人们习惯上称这里为“马鞍场”。1886年12月1日,呼啸的北风如脱疆的野马夹着大片的雪花恣意地践蹋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在马鞍场李家湾的一座破落的房子里,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啼哭,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了这苦难的人世。这个幼小的生命就是朱德。

  朱德出生的时候,祖孙三代十几口人居住在地主丁邱川废弃的一座破仓房里,全家人仅靠佃租地主的几十亩薄地维持着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苦难便如同孪生兄弟般裹住了朱德那幼小的生命。

  苦难的日子虽然使人食不裹腹、骨瘦如柴,却没有压弯人们的脊梁。朱德的母亲钟氏以她的善良、勤奋、吃苦的精神默默地影响着他那幼小的心灵。在朱德的记忆里,母亲性情和蔼,从没有打骂过孩子们,也没有和村人吵过架,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便天天坐在母亲的纺车旁,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纺那永远也纺不完的线,一方面听母亲娓娓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那些穷苦百姓受苦受难,有钱人家为非作歹的故事,在朱德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母亲讲到动情处,朱德那明亮的双眸里便盈满了泪水,有时还把小拳头颛攥得紧紧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德在四五岁时便开始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田野里、在院子里、在母亲高大的身躯的背后时时见到朱德那幼小的身影。虽然显得很吃力,有时不免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地上,朱德却始终都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角,艰难地在人生路上迈着坚定的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德从母亲那里学到了许多劳动知识。对童年时代的这段生活,他曾深情地回忆过,“

[1] [2] [3] 下一页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共和国第一元帅朱德小时候的故事

下一篇: 日军细菌战的受害者 抗争病痛70年虽死犹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3190-9123  举报邮箱:jb#rxzw.cn (使用时将#号改为@)

Copyright © 2009- rx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