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讯网先锋号 > 红色先锋 > 经验交流正文

一个信念铸就一份成功——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 发布时间:2014-04-02 📝 稿件来源: 北大荒先锋号 🔥阅读指数:2PV

北大荒先锋号(张立红)4月1日,教育局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电影《杨善洲》,电影讲述了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7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先进事迹,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地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2011年9月20日,杨善洲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1年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胡锦涛在2011年3月7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他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在杨善洲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一心为公,全心为民。本来可以退后回家安度晚年,但他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此外还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他敢于担当,责无旁贷。电影中,杨善洲在主持抗旱工作会议的时候,对于是否应开闸放水缓解旱情的事情,与会的同志产生了分歧,责任重大,无人敢承担此责任。此时,杨善洲同志的一句"这个责任我来承担吧"立刻打破僵局,开闸放水,使得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他善于学习,决策科学。植树造林之初,由于"飞机草"等有害植物的侵袭,前期种下的树苗大片死亡,面对困难,杨善洲阅读农业科技书籍,认真调查研究,终于发现株高超过50公分的树苗由于根系发达,有害植物长不过它们,能有效抵御其侵蚀。从此便栽种株高大于50公分的树苗,问题得以解决。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杨善洲一辈子顾大家,舍小家。他总是在为百姓着想,为别人解决困难。他帮助代课教师转正,将计划跟他植树六年实际干了十七年的小伙子安排在林业局工作,但是没有解决女儿两地分居七年的问题,一生只给岳母上过三次坟。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林场建成后,他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分给了农户,自己分文未取。同时他决绝了县里面的奖励10万,因为县里太穷了。他将省里奖励的20万元中的10万捐给了教育,6万给伙计们修建浴池,4万留给了阿妈养老。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我们要学习杨老那种坚韧不拨的品质,人生有不同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一旦选定目标,就要不畏艰难险阻,坚定自己的意志,顽强拚搏,心态不能浮躁,勤恳耕耘,终能收获,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热爱自己现在的本职工作,不能好高骛远,坚持不渝,艰苦奋斗,阳光总在风雨后,朝秦暮楚的人永远达不到人生与事业的成功。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张立红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看电影《焦裕禄》有感

下一篇: 《血战台儿庄》观后感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3190-9123  举报邮箱:jb#rxzw.cn (使用时将#号改为@)

Copyright © 2009- rx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