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立体循环育秧颠覆传统模式
七星农场智能苗床系统实现“空间利用率提升400%”的技术革命
建三江发布(赵刚)在七星农场第十九管理区,6层高的立体循环苗床宛如一座银色“农业大厦”,秧盘在智能轨道上循环升降,精准接收光照与水雾。这座占地仅800平方米的智能育秧工厂,年育苗能力达3.2亿株,相当于传统300亩育秧基地的产能,土地利用率提升至惊人的4倍。
技术团队负责人张立军揭晓核心设计:
立体循环系统: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升降轨道,每90分钟完成一次循环,确保秧苗受光均匀度达98%。
环境智能调控: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32项参数,当温度偏离25℃±1℃时,双模(水暖+空气能)温控系统30秒内自动调节。
水肥精准供给:超声波雾化装置将营养液分解为5微米级微粒,配合顶部LED补光系统,使秧苗根系活力提升35%。
数据对比:
传统育秧需45天且成苗率仅85%,而立体育秧周期压缩至25天,成苗率跃升至98%。2024年首批200万盘秧苗已发往周边12个农场,种植户王建国反馈:“秧苗茎基粗度达4.1毫米,比往年提高0.5毫米,插秧后返青期缩短3天。”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明评价:“这是设施农业与工业思维的完美融合,为破解耕地资源约束提供了创新路径。”七星农场计划三年内建设10座智能育秧工厂,预计年节约耕地1.2万亩。
稿件来源:建三江发布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建三江重塑项目管理体系 职能调整方案正式
下一篇: 七星农场“机器换人”战略重塑农业生产关系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建三江发布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建三江发布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建三江分公司专项治理推进会召开 苗立强强调&quo
- 北大荒农服集团积极备春耕促生产
- 建三江分公司召开优化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及五类重点问题
- 农垦科学院集智攻关提升产能
- 北大荒农业股份入选“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榜单
- 七星农场智能苗床系统实现“空间利用率提升400%”
- 育秧革命进行时:探秘前进农场“黑灯工厂”里的春耕图
- 建三江重塑项目管理体系 职能调整方案正式落地
-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前进农场科技示范带激活增
- 政企联动!九三与嫩江签订农业社会化服务协议
- 北大荒集团办公室强化公务用车安全管理
- 北大荒集团内部审计改革成效显著
- “张榜求贤”破难题!九三探索单产提升新路径
- 北大荒集团办公室严把“清洁消杀关”
- 引入第三方监管!九三确保“揭榜”成果真实有效
- 北大荒集团研讨开发利用水面资源
- 建三江专项治理剑指五大顽疾 工程领域沉疴待治
- 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清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集中催芽破解“小散弱”困局,带动2000农户转型升
- 未来展望篇:投资1.2亿建设“种子硅谷”,打造北方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