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 > 中华粮仓 > 行业资讯正文

“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 人力成本直降70%的转型之路‌

七星农场“机器换人”战略重塑农业生产关系‌

⏰ 发布时间:2025-04-11 📝 稿件来源: 建三江发布 🔥阅读指数:2PV

建三江发布(赵刚)在智能化立体育秧车间,3名技术员通过中央控制屏管理着20万盘秧苗的生长全程。对比传统模式下需要50名工人的劳动场景,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将农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推向“技术密集型”。



‌人力重构图谱‌:


‌传统模式‌:每亩育秧需投入12个工时,人工播种误差率达15%。

‌智能模式‌:机械臂每小时精准播种800盘,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人工干预减少至巡检、设备维护等高端岗位。

‌经济账本‌:

农场财务总监周敏算了一笔账:单座智能育秧工厂建设投入1800万元,但年度运营成本从传统模式的320万元降至95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5.2年。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释放的劳动力——原育秧团队52名农民经培训转型为无人机飞手、数据分析师等新职业,人均月收入从4000元提升至8500元。


‌社会效应‌:

地方政府将该项目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设PLC编程、物联网运维等课程,已有230名农民取得职业技能认证。农场与黑龙江农业工程学院共建实训基地,预计三年输送500名智慧农业专才。


农业农村部专家陈志刚指出:“七星模式证明了农业现代化不是消灭岗位,而是创造更高价值的就业形态。”农场计划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80%岗位的智能化替代,打造全国农业人才转型示范基地。


稿件来源:建三江发布

文章作者:赵刚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七星农场智能苗床系统实现“空间利用率提升

下一篇: 七星农场“零排放”育苗技术树起生态农业新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建三江发布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建三江发布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3190-9123  举报邮箱:jb#rxfm.cn (使用时将#号改为@)

Copyright © 2009- rx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