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 人力成本直降70%的转型之路
七星农场“机器换人”战略重塑农业生产关系
建三江发布(赵刚)在智能化立体育秧车间,3名技术员通过中央控制屏管理着20万盘秧苗的生长全程。对比传统模式下需要50名工人的劳动场景,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将农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推向“技术密集型”。
人力重构图谱:
传统模式:每亩育秧需投入12个工时,人工播种误差率达15%。
智能模式:机械臂每小时精准播种800盘,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人工干预减少至巡检、设备维护等高端岗位。
经济账本:
农场财务总监周敏算了一笔账:单座智能育秧工厂建设投入1800万元,但年度运营成本从传统模式的320万元降至95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5.2年。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释放的劳动力——原育秧团队52名农民经培训转型为无人机飞手、数据分析师等新职业,人均月收入从4000元提升至8500元。
社会效应:
地方政府将该项目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设PLC编程、物联网运维等课程,已有230名农民取得职业技能认证。农场与黑龙江农业工程学院共建实训基地,预计三年输送500名智慧农业专才。
农业农村部专家陈志刚指出:“七星模式证明了农业现代化不是消灭岗位,而是创造更高价值的就业形态。”农场计划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80%岗位的智能化替代,打造全国农业人才转型示范基地。
稿件来源:建三江发布
文章作者:赵刚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七星农场智能苗床系统实现“空间利用率提升
下一篇: 七星农场“零排放”育苗技术树起生态农业新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建三江发布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建三江发布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建三江分公司专项治理推进会召开 苗立强强调&quo
- 北大荒农服集团积极备春耕促生产
- 建三江分公司召开优化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及五类重点问题
- 农垦科学院集智攻关提升产能
- 北大荒农业股份入选“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榜单
- 七星农场智能苗床系统实现“空间利用率提升400%”
- 育秧革命进行时:探秘前进农场“黑灯工厂”里的春耕图
- 建三江重塑项目管理体系 职能调整方案正式落地
-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前进农场科技示范带激活增
- 政企联动!九三与嫩江签订农业社会化服务协议
- 北大荒集团办公室强化公务用车安全管理
- 北大荒集团内部审计改革成效显著
- “张榜求贤”破难题!九三探索单产提升新路径
- 北大荒集团办公室严把“清洁消杀关”
- 引入第三方监管!九三确保“揭榜”成果真实有效
- 北大荒集团研讨开发利用水面资源
- 建三江专项治理剑指五大顽疾 工程领域沉疴待治
- 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清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集中催芽破解“小散弱”困局,带动2000农户转型升
- 未来展望篇:投资1.2亿建设“种子硅谷”,打造北方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