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电商赋能、全链管控,晋北农业品牌化破局样本
从“土特产”到“品牌战”:应县“应农晋宝”的农业升级密码
一场关于黄土高原农业转型的讨论因“应农晋宝”的发布而升温。这个覆盖杂粮、蔬菜、畜产品的区域公共品牌,不仅是应县首次系统性整合农业资源的尝试,更是山西推动“特”“优”战略的缩影。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应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67%,品牌化带来的溢价空间已达30%以上。
【政策引擎:五重管控筑牢品质根基】
“品牌建设不是贴标签,而是从土地到餐桌的系统革命。”应县县长王晋军提出的“五管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程追溯系统。通过给每颗蔬菜赋予“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种植地块、施肥记录、质检报告等信息。目前,应县已建成12个数字化农场,覆盖3.2万亩耕地,预计2025年实现主产区全覆盖。
【电商突围:直播基地激活乡村经济】
乐村淘创始人赵士权在会场展示的一组数据颇具冲击力:通过搭建“田间直播间”,应县胡萝卜在拼多多平台日销量突破5万单,客单价从9.9元提升至14.9元。这家扎根山西的电商企业,已在应县培训237名农民主播,打造出“木塔下的菜篮子”“应州厨娘”等网红IP,带动5000余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产业链重构: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击】
在品牌授权仪式上,获得认证的15家企业涵盖从育种到深加工的全链条。紫云农牧与山西农大联合研发的富硒小米,通过品牌溢价实现售价翻番;天祥汇商贸新建的净菜加工车间,让原本按吨批发的土豆变身“即食土豆泥”,利润率提升400%。这种“基地初加工-园区精加工-云端销售”的模式,正推动应县农业向六次产业演进。
【挑战与未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指出,区域品牌建设需警惕“公地悲剧”,应县通过授权审核、质量保证金、动态退出机制构建护城河。随着京津冀供应链协议的签署,“应农晋宝”或将成为山西融入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抓手。
稿件来源:北大荒振兴号
文章作者:王宇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物联网+区块链打造晋北食品安全新标杆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北大荒振兴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振兴号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