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 > 农业资讯 > 菌菇正文

浙江开化食用菌实现生态农业小循环

⏰ 发布时间:2015-02-11 📝 稿件来源: 聚农网 🔥阅读指数:2PV

  "现在种的15亩大球盖菇,都是利用桑枝条、玉米芯、黄秋葵秆等农作物秸秆,在黄秋葵下套种的,经过2个多月培育,就可采收一批了。"日前,市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暨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现场会,在开化宏福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举行。现场活动一开始,合作社负责人黄宏福就忙着向大家介绍如何用秸秆栽培大球盖菇。

  "这一模式的出现,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让农民减少种植成本,实现增收的同时,还改变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的习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开化县农科所专家在现场介绍。

  以前制作食用菌菌棒,要购买木屑,而家中的桑枝条、玉米芯、豆秆、稻草等废弃农作物秸秆却只能焚烧了。去年,开化县农科所引进秸秆基料化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食用菌基料。目前,开化县利用秸秆和桑枝条等基料种植的黑木耳数量达600余万袋,仅此一项转化秸秆废料3000余吨。

  黄宏福介绍,黄秋葵一般4月份开始栽种,9月份成熟,其间有近半年时间土地闲置。大球盖菇的生长周期为8月至来年4月,其中有2个月时间它们是共生共长的。采收后的黄秋葵秆可作为食用菌制作菌棒的原料,待食用菌采摘后,废菌棒又可作为来年种植黄秋葵的有机肥,提高黄秋葵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据了解,宏福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大球盖菇可采到今年4月份,产品由浙江菇老爷食品有限公司收购加工,仅此一项就可为社里实现产值20余万元。他计划今年在基地继续推广这一模式,把套种规模扩大。

  近两年,为了加快全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发展和转型升级,开化县与浙江大学合作,通过市场调研,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引进推广大球盖菇、竹荪、猴头菇等食用菌新品种。截至目前,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1.4亿袋。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肇东市小菌菇引领农民走上致富大道

下一篇: 贵州:年产36万吨食用菌产业园项目顺利落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3190-9123  举报邮箱:jb#rxfm.cn (使用时将#号改为@)

Copyright © 2009- rx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