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健康才能种出安全粮食
今年国家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工作,并先期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开展试点。此举旨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污染修复治理,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稻米达标生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了重金属污染的急剧加重,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出现酸化、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等问题。种种污染犹如"隐形杀手",不断侵害着耕地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去年,媒体披露湖南省稻米镉超标事件以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修复综治被污染的耕地、让农业资源休养生息的声音,在媒体和社会上频频响起:只有健康的土地,才能种出安全的粮食。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介绍,重金属污染耕地可防可治,稻米镉积累可控可调。土壤本底中自然就含有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外源污染又会增加重金属含量,当耕地质量下降、土壤酸化等造成其活性增强时,就可能被农作物吸收并形成积累。通过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农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可以调控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确保稻米重金属含量不超标。污染较重的耕地,应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再种植水稻,改种棉花、蚕桑、麻类、花卉等,并对残余物去向进行监控,严防回流进入耕地。
治理土壤污染还应多管齐下,群策群力,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大土壤治理力度,使之取得实效。当务之急,是先开展好耕地健康全面普查与诊断,查清健康土地、亚健康土地和不健康土地的面积、比例及分布,建立土地健康档案。对健康土地,实行严格保护措施;对亚健康和不健康土地,则分别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在不健康土地没有"康复"之前,严格监管和控制其农产品的去向和用途。
只有唤起人们对土壤保健的意识,才能让"健康土地"种出"安全粮食"。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浙江常山:成立首家粮食银行
下一篇: 云南元阳县上新城乡甘蔗种植首次破“万亩”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黑土地上玉米金黄稻花香
- 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 云南粮食有望连续12年增产
- 黑龙江农垦绥化管理局全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 云南永善种植18万亩晚秋作物保粮食增收
- 重庆粮食集团牵手熙可集团
- 棉农补贴将推广至长江黄河产区原农业补贴不变
- 棉价改革应对国内外差价过大 棉企观望补贴发放
- 昆明市金碧应急演练保粮食安全
- 新疆奇台县联社代发首批粮食直补金5000万元
- 黑龙江垦区秋收大幕拉开 粮食总产将达435亿斤
- 棉花目标价格的市场回归
- 花生价格高开 后市盼涨
- 荆州佛山签订粮食产销战略协议 现场签订粮油13万吨
- 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会将伴绿博会召开
- 我国采取五大措施破解全国粮食调运难题
- 西藏巴青县:今年虫草产量近4500公斤
- 过度加工致年损失粮食超150亿斤
- 埃博拉疫区粮食安全问题隐现
- 广西北流完成直补订单粮食入库任务100%
- 张家港市粮食系统举行职业技能比赛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