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 云南粮食有望连续12年增产
从省农业厅了解到,据全省秋粮生产形势分析、省农业厅农情调查和各地测产情况反馈等多方面情况显示,今年我省秋粮播种完成4879.5万亩,面积稳中略增。全省秋粮丰产的基础已经形成,只要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秋粮生产有望获得丰收,我省粮食可望实现连续12年增产。
日前,省农业厅牵头组织省调查总队、省气象局、省农科院等相关专家对宣威市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及玉米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在听取宣威市实施情况和自测情况报告的基础上,经现场理论测产,专家组认定:宣威市玉米模式攻关5片5万亩平均单产达806公斤,玉米模式攻关试验点最高亩产达1095.96公斤,创滇东北地区玉米最高亩产纪录。宣威市板桥镇玉米百亩攻关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002公斤,整建制高产创建玉米平均亩产达731公斤,全面完成部省高产创建和玉米模式攻关目标任务。
在宣威市落水镇高产攻关测产验收现场,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省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番兴明说:"今年构成秋粮丰收最重要的支撑是玉米的全面均衡增产并且增产幅度普遍较大,虽然初夏干旱对玉米播种出苗不利,但中后期非常有利于玉米生长,加上各项科技措施落实到位,抗灾减灾措施有力,全省玉米长势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增产丰收已成定局,为秋粮的丰收加上了重要砝码。"
水稻是构成秋粮主要产量的另一主要作物。据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吴叔康介绍,今年初夏干旱、中后期降雨偏多,对水稻生产利弊共存,但总体是有利的。初夏干旱,有水保苗的地区,充分利用了有限的"高温时段"促进早生快发,增加了有效穗数。局部地区虽然推迟移栽或造成栽老秧的情况,但通过增加栽插密度,群体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加上各项科技措施落实到位,抗灾减灾措施得当,特别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强化肥水调控,促穗增粒,使构成水稻产量的3要素"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达到了预期。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稻已进入乳熟期和成熟期,产量稳中略增已成定局。
我省能够实现粮食产量的平稳增产与科技增粮措施的持续推进密不可分。今年以来,我省继续加大对科技增粮的资金、物资投入,大力推广以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等为主的十大科技增粮措施。全省完成大春粮食高产创建800片,5个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集成示范8个区域性、标准化的成熟技术模式,完成示范面积21.6万亩。全省推广间套种技术4518.4万亩,以玉米为主的地膜覆盖1496.3万亩,良种推广4017万亩,水稻精确定量栽培327.5万亩,水稻机插秧38.5万亩。玉米育苗移栽266.3万亩,玉米机械播种13.01万亩。油菜、玉米、马铃薯免耕栽培177.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4000多万亩。高产创建等主要科技措施成为我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依靠科技促增产成为我省粮食生产的突出亮点。
来源:云南日报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黑龙江农垦绥化管理局全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下一篇: 黑土地上玉米金黄稻花香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黑土地上玉米金黄稻花香
- 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 云南粮食有望连续12年增产
- 黑龙江农垦绥化管理局全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 云南永善种植18万亩晚秋作物保粮食增收
- 重庆粮食集团牵手熙可集团
- 棉农补贴将推广至长江黄河产区原农业补贴不变
- 棉价改革应对国内外差价过大 棉企观望补贴发放
- 昆明市金碧应急演练保粮食安全
- 新疆奇台县联社代发首批粮食直补金5000万元
- 黑龙江垦区秋收大幕拉开 粮食总产将达435亿斤
- 棉花目标价格的市场回归
- 花生价格高开 后市盼涨
- 荆州佛山签订粮食产销战略协议 现场签订粮油13万吨
- 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会将伴绿博会召开
- 我国采取五大措施破解全国粮食调运难题
- 西藏巴青县:今年虫草产量近4500公斤
- 过度加工致年损失粮食超150亿斤
- 埃博拉疫区粮食安全问题隐现
- 广西北流完成直补订单粮食入库任务100%
- 张家港市粮食系统举行职业技能比赛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