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玉米金黄稻花香
⏰ 发布时间:2014-09-28
📝 稿件来源:
聚农网
🔥阅读指数:2PV
"测产结果出来了,玉米亩产超过800公斤,比去年高了六七十公斤!"黑龙江省富锦市上街基镇德安村的种粮大户刘桂月难掩心中喜悦。国庆前后,自家的600亩玉米就要大面积收割了,这几天,刘桂月忙着找粮商、备柴油和运粮车,一切就绪,只待收获。
俗话说,牛马年,好种田。对黑龙江的粮食生产来说,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去年6月下旬玉米生长的关键期,一连下了十几天雨,肥没及时追上,导致产量大受影响。今年同期没有雨水,每公顷比去年多施500斤肥。"刘桂月说,"先期雨水好,后期光照足,加上大型农机具的应用,今年预计净收入能达到20万元,比去年增收8万块钱。"
刘桂月所说的大型农机具的应用,还得益于大垄双行技术的推广。上街基镇农机推广中心主任周宏芳说:"今年镇上推广的大垄双行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成片的标准化农田适合大型农业机械作业,以前小农机每天只能收4公顷,大农机则能达到40公顷,作业效率提高了9倍。此外,大垄双行适合密植,每公顷比原来多种2万株,且利于保温,施肥保苗效果好,是近年促增产的重要措施。"
行走在广袤的黑土地,蔚蓝的天空下,金色的稻浪一望无垠。喜讯也频频传来。桦川县创业乡丰年村的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世平底气很足:"今年已经收获的60亩稻花香米,每公顷产量达8吨,比去年多1吨。合作社种植的普通稻米测产产量高达每公顷9吨,也比去年增收1吨。"
谈到今年增产的缘由,老李说出了三个"好"——天气好,技术好,政策好。"去年7月中旬,水稻孕穗期遭遇持续低温,导致减产,今年的积温达到2650℃,高于2500℃的年份平均水平,十分利于水稻增产。在政府补助资金的支持下,合作社还建起了浸种催芽车间和30栋育秧大棚,育秧时间提前到4月5日,比原来早了10天,抢前抓早,积温有保障,为丰收打下了基础。"
"黑龙江的水稻产量高低关键在积温,而今年的积温高于往年,加之政府大力度投入建设智能化育秧大棚和浸种催芽车间,进一步抢夺了积温。"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潘国君对今年黑龙江水稻生产信心满满,"全省6232万亩水稻已经完全成熟,增产3%~5%以上,据测算,水稻千粒重比去年高1克,这是天帮忙、人努力的结果!"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 云南粮食有望连续
下一篇: 江西上半年粮食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8.8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黑土地上玉米金黄稻花香
- 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 云南粮食有望连续12年增产
- 黑龙江农垦绥化管理局全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 云南永善种植18万亩晚秋作物保粮食增收
- 重庆粮食集团牵手熙可集团
- 棉农补贴将推广至长江黄河产区原农业补贴不变
- 棉价改革应对国内外差价过大 棉企观望补贴发放
- 昆明市金碧应急演练保粮食安全
- 新疆奇台县联社代发首批粮食直补金5000万元
- 黑龙江垦区秋收大幕拉开 粮食总产将达435亿斤
- 棉花目标价格的市场回归
- 花生价格高开 后市盼涨
- 荆州佛山签订粮食产销战略协议 现场签订粮油13万吨
- 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会将伴绿博会召开
- 我国采取五大措施破解全国粮食调运难题
- 西藏巴青县:今年虫草产量近4500公斤
- 过度加工致年损失粮食超150亿斤
- 埃博拉疫区粮食安全问题隐现
- 广西北流完成直补订单粮食入库任务100%
- 张家港市粮食系统举行职业技能比赛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