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国庆特稿1)
60年前的10月1日,一个声音宣告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新国新梦,由此萌动。
60年过去,往事历历在目,却又恍若隔世。
纵向看,中国已经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变为一个总体富裕文明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为一个初步繁荣强盛的国家。
横向看,中国已经从世界旧格局的抗争者成为新格局的积极参与者,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到镁光闪耀的中央。
新中国60年,上演了这个星球上波澜壮阔的一幕。
跨越
经济发展,城乡巨变,民生改善,勾勒出共和国一个甲子最耀眼的轮廓
细节,往往蕴藏着历史最真实的力量。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欢迎大军进城的人群中,美联社记者西默·托平记下了他亲历的场景:“他们沿人行道整齐地坐在背包上,步枪斜靠在肩。附近居民端来热水热茶,热情地倒进他们从皮带上解下的碗和杯子里。”
胜利的消息传到北平,在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挥笔写下那首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最后两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沧桑——在近代百年风云中,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饱受屈辱与掳掠?对于这个古老民族来说,有什么情感比对独立与富强的渴望还要强烈?然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面对的并非全都是鲜花和笑脸,封锁与禁运中,还伴随着这样的预言:“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还没有一个政府解决得了。”
和平刚刚降临,神州大地还是一片凋敝景象。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民族工业奄奄一息。1946年初,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台30吨重的庞然大物,意味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美国已跨进信息时代的门槛,而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甚至还不能生产出一颗合格的螺丝钉。
新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跨越。
1956年7月13日,52岁的老司机马国范又剪头又刮脸,兴奋不已。他将开动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这一天,12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老马师傅带着车队刚开出来,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车厢里、脚踏板上、保险杠上都是人。很多人手里没有鲜花,就拿高粱、苞米往车上抛撒……
这样的“第一”,在新中国60年的历程中俯拾皆是。
从武汉长江大桥到三峡大坝,从大庆油田到秦山核电站,从完全国产化的成渝铁路到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从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到风驰电掣的“和谐号”动车组……中国人用激情和智慧,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一点点进步,一次次突破,累积成共和国惊人的跨越。
6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77倍,人均增长32.4倍。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总量呈“加速度”扩张:从1万亿元到10万亿元用了15年时间,从10万亿元到20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而从20万亿元到30万亿元仅仅两年!如今,中国人民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
60年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由“微不足道”上升到6.4%,成为第三大经济体。改革开放30年,经济年均增长9.8%,世界同期为3%。比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年均增长9.2%、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年均增长8.5%略高,而高速增长持续时间之长举世罕见。
跨越中,一个强盛的中国出现在世界东方;跨越中,伟大的建设成就惠及亿万百姓。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向世界宣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儿女共同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中国人亘古以来的梦想,如今变成现实。
由贫穷变成富裕,中国人的钱袋鼓起来。6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近15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08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加2.5万倍。
由短缺变丰盈,中国人的日子甜起来。粮票、布票、油票乃至肉票、鱼票、鸡蛋票流行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商品流通渠道延伸到城乡每个角落。吃饭讲营养,穿着讲品位,健身潮、出境游,中国人的生活正从关注温饱的生存型向追求质量的发展型提升。
由“东亚病夫”变成“东方巨龙”,中国人的身心强起来。60年来,中国人的人均寿命由35岁上升到73岁,青少年文盲率降低到3.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1年。截至今年8月,新中国的体育健儿共夺得2310个世界冠军。
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们所有跨越的落脚点。只有实现了民生的跨越,我们所有的跨越才变得更加真实、更有意义。”
转折
改革开放是60年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变革、最为重要的抉择
1900年,人类迎来一个新的世纪。
新世纪的曙光,没有眷顾中国。那一年,经历过戊戌变法失败的梁启超流亡日本。飘摇的海船上,他写下传诵至今的名篇《少年中国说》,直陈中国已是一个衰朽的老人。
1973年,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书中写道,“如果中国人真正从中国的历史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他们成功地从这种错误的循环中解脱出来。那他们就完成了一项伟业,这不仅对于他们自己的国家,而且对于处在深浅莫测的人类历史长河关键阶段的全人类来说,都是一项伟业。”那一年,中国占世界出口额比重降到历史最低点,仅为0.65%。
百年后的新世纪,曙光照亮新中国。2001年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北京获得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7年后的8月8日,当“中国画卷”在“鸟巢”徐徐拉开,世界分明看到了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中国”。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少年中国”提供了成长的摇篮,那么改革开放就是中国重新焕发青春的动力。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中国开始了伟大转折。这次决定性的转折,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历史方位,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的走向。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一振聋发聩的论断,至今回响在神州大地。
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1979年,中央提出试办经济特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资金、智力,兴办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从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设立,开放进而向沿海、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直至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半开放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真正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利益相关者。”
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开放型经济成为发展的强劲引擎。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50年增长2266倍,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经济合作从无到有,2008年合同金额达到1130亿美元,外汇储备从微乎其微到跃居世界第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回归了发展的常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中国创造性地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彻底摆脱姓“社”姓“资”的困扰。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激发财富的阀门一经打开,创造财富的活力便奔涌而出。
安徽芜湖的“傻子瓜子”曾因10多个雇工,引发了是不是搞剥削的争论,而如今全国人大代表中已不鲜见民营企业家身影,人们感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正确选择。
邓小平当年曾将一股面值50元的“飞乐音响”股票,赠予来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如今中国A股市值已突破3.2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人们发现:对合法非劳动收入的保护,让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新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而如今,中石油开始“走出去”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股份,中石化收购了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人们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扬帆远航,到世界经济的“大洋”中劈波斩浪。
“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这是60年发展中最关键的变革、最重要的抉择。”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新世纪始于1978。理由是:那一年,我们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从此开启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征程,实现了新中国历程的一次伟大转折。
[1] [2] 下一页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毛主席,我想对您说……
下一篇: 贺子珍就是传说中的双枪女英雄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最后的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安明秀
- 彭启超:元帅彭德怀的侄子,本可授上尉衔,却因伯父降
- 盛超群:正义之笔让敌特恨之入骨
- 大山不遮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血战剑门关
- 江泽民——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上)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彭启超:一生历经坎坷 晚年终于寻回了天伦之乐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赵一曼为国捐躯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