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解放:吴学鋐回忆父亲吴懋松本色人生
资料图
“邵式平发电嘉奖我的父亲”
吴懋松之子吴学鋐 回忆父亲的本色人生
吴懋松离世已经35年,其二儿子吴学铭也于一年前追随他而去,吴懋松留给后人的一生,讲述的责任由五儿子吴学鋐承担起来。“好在我脑子还清醒,身体也还不错。”年过八旬的吴学鋐,用两个小时向记者回忆了父亲一辈子所做的工作,“九江市党史办的工作人员说我父亲一生本色,我是很赞同的。”
人物简介
吴懋松:1885年生。1911年10月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起义,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吴懋松奉李烈钧之命带领护卫军一营,在湖口孤山一带与袁军作战。1927年以后,吴懋松退伍从政,先后担任九江公安局长,福建龙溪、江西永新、清江、铜鼓及修水县县长,任职期间,主张“培养民力、运用民力、珍惜民力,为民众作有益有效之施为。”
1949年,劝服担任九江自卫团团长的外甥维护九江治安迎接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吴懋松历任九江市政协第四、五、六届副主席,民革九江市委第五、六、七届主委,1974年病逝。
追随李烈钧参加“护国运动”
1885年,清末,吴懋松出生在九江府德化县(今九江县)仁贵乡摇旗垅村一个穷苦家庭,童年时一边读书一边帮人放牛,断断续续读了四年私塾。14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到九江城的德隆和烟店当学徒,因对做生意不感兴趣,同时无法忍受店主打骂,三年后随亲戚到浙江投军,并先后在浙江、安徽等地当兵。1905年,20岁的吴懋松在安徽加入新军,随后被选送到安徽讲武堂学习培训6个月。1911年10月参加辛亥革命。安庆光复后,李烈钧接任安徽省都督,吴懋松自此开始追随李烈钧。
1913年,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起义,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吴懋松奉李烈钧之命带领护卫军一营,在湖口孤山一带与袁军作战。“二次革命”失败后,李烈钧逃往日本,部队解散,吴潜逃回到摇旗垅村。直到1915年12月,李烈钧与蔡锷在云南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吴懋松前往云南再次追随李烈钧,参加“护国运动”,并担任护国军第四师八旅34团二营营长。
在两次追随李烈钧之间,吴懋松还曾有过一段牢狱之灾。当年吴懋松回到摇旗垅村后,时任九江镇守使的陈廷训,背叛李烈钧,投靠军阀李纯,并认为吴懋松是李烈钧的余党,于1914年2月将其拘捕入狱。狱中的严刑拷打和7副脚镣,都没有让他屈服。狱中两个月后,因昔日长官宋芳和蒋君羊出面保释,吴懋松回到家乡以种田为生。
1920年3月,吴懋松来到上海,拜见了孙中山先生,向他汇报由于滇、桂两系争夺驻粤军领导权带来的战争败局及其经过,孙中山鼓励与安慰吴懋松,并嘱咐其在上海等待时机。同年8月,孙中山将吴懋松介绍给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吴来到广东,担任潮梅绥靖处主任副官。1922年,当时担任代理大元帅职务的李烈钧来到汕头视察工作,吴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想法,表示“内战不息,不欲在军队生活”。后经李烈钧向汕头市长推荐,吴懋松担任汕头公安局长。
1926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吴懋松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谋事,好友张定璠、张治中劝他去见蒋介石,吴表示不愿意。后来吴懋松回忆说,“蒋介石这个人很滑头”、“我们经常意见不一致”。这也许是吴懋松不愿意求见蒋介石的原因。
退伍从政历任闽赣五县县长
1927年以后,吴懋松退伍从政,先后担任九江公安局长,福建龙溪、江西永新、清江、铜鼓及修水县县长,任职期间,主张“培养民力、运用民力、珍惜民力,为民众作有益有效之施为。”
国民党统治时期,战争频繁,常有拉夫现象,国民党军队路过一地,见到身强力壮的老百姓就带走,或抓挑夫或抓壮丁。吴懋松对此深恶痛绝。1929年至1931年,他在担任九江公安局长期间,他打听到国民党兵要从九江过境,第二天清早他就来到城门口,对那些上街卖菜或挑粪的农民打招呼:“明天要过兵,就不要上街来,来了要抓丁,抓走了家里就没劳力了。”新中国成立后,九江的老百姓谈起吴懋松,总是赞许有加。吴懋松一生因挫折多次赋闲在家,每次回到老家,他都毫无顾忌地像农民一样挑粪种地。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曾评价他说:“他就是这么个人,一有事就回家种田。”
1938年3月,吴懋松接受时任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的任命,担任省政府高级参议。此时日军已攻占安庆,吴回到九江接家眷准备返回,却被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挽留,要他担任永新县长一职。原来该县前任县长被土匪杀害,没有人愿意去永新任县长。熊式辉为了说服吴懋松,向他许诺“我给你一个团”,吴回答说:“我去,一个人都不要,我不去,一个军都不行。”
吴懋松上任后,在山寨门口,他把身上的枪交出来,只身赴会,开场白是“我不做贪官污吏,你莫为土豪劣绅”。在永新工作3年,吴懋松一直以这句话为工作准则。他多次与土匪谈判,告诫他们:你们在家乡搞老百姓没有意义,有本事就去打日本人。
劝服外甥维护九江治安迎接解放
吴懋松从军到从政的过程中,他的两个儿子吴学铭和吴学鋐 、外甥陈文彬已经长大成人。陈文彬更是从小便一直跟随在吴懋松的身边,深受吴懋松的影响,后回到九江担任自卫团团长,此时已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60多岁的吴懋松在修水任县长。因大学停课,二儿子吴学铭1948年从金华回到了九江,吴学鋐也从浙江回到家中,在表哥陈文彬的自卫团做事,同时还在《江洲日报》做记者,思想因此越来越成熟进步。“我因为有记者身份的外衣,有家庭背景,即使被发现也不会立即被抓。”吴学鋐的特殊身份和他积极追求的态度,让他成为九江地下组织的发展对象。
1949年3月,国民党江西省主政人员召开了最后一次行政会议,全省各县、市长都前往参会,会议目的就是应变形势,最后的总部署就是要求各地“各自为政”。会议结束后,国民党江西省主政人员从南昌迁到赣州,后来退到广州,最后部分人撤到了台湾。而吴懋松在会后回到九江,全家上下聚在家中开起了“家庭会议”,聊当前的形势和眼下的计划,“父亲的思想很明确,他还是要去修水继续履职,遵从《约法八章》解放修水。”吴学鋐说,除此之外,吴懋松还要求陈文彬也不要离开九江,“父亲说,陈文彬的任务就是保护九江的治安,不要让地方土匪上街闹事就可以。”吴学鋐记得那次家庭会议的严肃氛围,吴懋松表示陈文彬如果不听劝也可以离开,但离开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刀两断,亲情亦不存在。从小跟随舅舅的陈文彬当即表示自己不会忘记这一切。
1949年4月,九江地下组织在一地下党员家中召开了一次迎接解放的会议,会议安排给吴学鋐的任务是维护治安,“说开来其实就是策反,因为我表哥陈文彬他当时是自卫团团长,整个九江就是他手中掌握了武装力量。”接受任务后,吴学鋐利用亲情感化陈文彬,加上父亲吴懋松的劝说,陈文彬最后决定和平迎接九江的解放。“陈文彬当时怎么想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但他的确这么做了,所以,九江的和平解放,有他的功劳。”
邵式平发电嘉许吴懋松
1949年5月,在九江、南昌相继解放后,渡江南下的解放军解放了赣北各县,进逼修水。国民党三四八师师长吴抚夷最初主张一战不胜则走,吴懋松主张和平解放,“因为只要开火,老百姓就要受损失。”吴学鋐说,哥哥吴学铭对于修水解放全程参与。
吴学鋐回忆,在那次家庭会议结束后,父亲回到修水继续履职,哥哥在九江解放后步行两天到达武宁,“当时嫩江部队已经南下,哥哥到了武宁后立即与嫩江部队的首长联系,并与父亲通了电话。”第二天,吴学铭到达修水,并与父亲会面,因为先期思想上都已经统一,大家都无分歧,只是实施如何迎接解放军。吴学铭在后来向家人回忆,那时他每天都保持与解放军部队通话,部队如何进入修水,在什么地方迎接都在电话中沟通好,而他对于通话的记录,就写在一些烟盒上。吴学鋐说,哥哥那时就相当于父亲的秘书。不过,这些记载了很多历史过程的烟盒,因为吴学铭一年前的离世,也已经不慎丢失。
1949年6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43军129师386团不费一枪一炮和平解放了修水。1949年6月23日,人民解放军386团奉命调离修水继续向南进军。团政治处主任唐占印在走之前面谕吴懋松,在南
下接收干部到来之前“暂时维持,协助供应,支援前线”。吴懋松严格遵守人民解放军的《约法八章》,指示武装部门及时转移枪支弹药,并重组警察队维持社会治安,照常开工、开课、开市,组织县城米商成立粮食公营处,稳定粮价,一个月内筹粮27万余斤,有力地支援了驻军和过境部队的需要。
当了一个月的临时县长后,吴懋松电告省政府主席邵式平,请求接管。在接到电告后,省政府主席邵式平、副主席范式人和方志纯,给吴懋松发来电报,电文如下:“修水县吴懋松先生公鉴:代电悉先生在该县人民秩序建立前维持秩序,有益地方并驰电请交,尚可嘉许。已派吴平县长前往接受,仰即切实办理移交手续,一切遵照约法八章为要。特覆。主席邵式平 副主席范式人 方志纯”
1949年7月,吴平前往修水接管,吴懋松对家人说,他将修水县所有的档案一字不落地交给了吴平。之后,吴懋松解甲归田,带着一担粪桶回到九江,吴平用两条船亲自送他。在船上,突遇土匪,吴懋松站在船头喊话:“我是吴懋松,有什么事冲我来。”土匪一听吴懋松的声音,立即四散。新中国成立后,吴懋松历任九江市政协第四、五、六届副主席,民革九江市委第五、六、七届主委,1974年病逝。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江西解放故事:"枪换肩&quo
下一篇: 江西解放故事:"我跟着哥哥当上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最后的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安明秀
- 彭启超:元帅彭德怀的侄子,本可授上尉衔,却因伯父降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大山不遮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
- 盛超群:正义之笔让敌特恨之入骨
- 江泽民——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上)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彭启超:一生历经坎坷 晚年终于寻回了天伦之乐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少年陈毅——仗义折腿
- 滕代远与四儿子滕久耕的故事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