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之一条红领巾的故事
现在的小学生已经不稀罕红领巾了,就像我们当年不稀罕红薯和土豆一样。
校园里,山道上,街道上,村庄里,巷道里,可以说,哪里有小学生,哪里就有红领巾。他们早已不当红领巾一回事了,系上它,多半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抑或是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装饰而已,红领巾的意义早已湮没在俗世的风尘里。
而我当年,则为了一条红领巾,赌了接连好几个星期的气,最后抓破了老师的手才得到一条红领巾,可惜那是一条成人系的红领巾,是中心校为每个学校的辅导员专门配备的,如今想起来既可笑又有点心酸。
那个年月,红领巾和当年的粮食一样的匮乏。你想想啊,红领巾要不要布来做啊?可那个年月,物质稀缺,穷就像一场可怕的瘟疫,传遍了四山五岭。土种,农家肥,大集体,多子女,折腾得人们终年难以果腹,难以蔽体。可那时的我根本想不到这些,毕竟那时我才7岁。一天,我们村小的邬老师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三条红领巾,说是表现好、积极要求进步的孩子就可以佩戴红领巾。可是,我们学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总共有百多号人呢,就这么可怜巴巴的三条红领巾,谁戴谁不戴呀?一连几天,孩子们都眼巴巴的望着邬老师,都盼望着红领巾飘扬在自己胸前。隔了几天,三条红领巾竟神不知鬼不觉的飘在了几个大个子同学胸前,他们都是高年级的。看着几个系上红领巾的高年级同学那神气万分的样子,直叫我们眼馋得不得了。我们低年级的好几个孩子都不服气,趁课间休息时,都纷纷找到邬老师理论理论去了。大家说,你邬老师也太不耿直了,居然悄悄将红领巾发给了高年级同学,我们低年级同学一条也没有,这太不公平了。大家还说,你不是当初说只要表现好、愿意进步的都可以佩戴红领巾么?怎么,我们低年级的就都成了落后分子了,都不求进步了?一连串的质问让邬老师尴尬不已,脸红一阵白一阵的,眼看就要下不了场,另一位老师赶忙从中调停,他安慰我们说红领巾多的是,都在中心校放着呢,等下一次邬老师去中心校开会就给会我们捎回来。邬老师也连忙顺着梯子下了台阶,连连向我们表示,下次一定多带些红领巾回来,并且首先考虑我们低年级的小同学。这样一来,大家放了心,很快就散到操场上玩去了。时间在一天天的滑过去,可我们日思夜想的红领巾还是没见个踪影。有一天,邬老师突然走了,让学校其他老师临时代代课,我们几个小家伙都猜想他定是到中心校开会去了,这下我们的红领巾八成有指望了。遗憾的是,第三天,邬老师却两手空手而归,半条红领巾的影子也没有。好啊!邬老师居然骗了我们。当下,我们几个低年级孩子再一次地找到了邬老师,哭的哭,嚷的嚷,直搅得他放不了手。又是其他两位老师赶来打圆场,说邬老师根本不是去开会,是他母亲病了,请假回去看望生病在床的母亲,所以也就没到中心校去领红领巾。虽然,伙伴们将信将疑,但终究还是散去了。过了好久,红领巾的事大家渐渐淡忘了,也没再去纠缠过邬老师了。
那年冬天,我们家宰杀年猪,父母叫我去请邬老师来家打打牙祭。那年月,人就没有粮食,别说是猪了。农家喂猪,就清一色的猪草,从没喂过饲料。一年到头,猪也长不大,通常情况能宰杀个七八十斤肉,除去卖给国家一半后才是自己一家的。肉也就成了稀罕之物了。只有逢年过节或是来了客人才可以油一油早已生锈的肠子,要吃也只有一丁点,意思意思一下,故名曰打牙祭。因为其他老师都是本地的民办老师,一放晚学就回了家,只有邬老师是外地调来的,也是我们学校唯一的公办老师。所以,一到晚学后,待其他老师和学生都走光了,就只有邬老师一人留守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那时,我家离学校特近,就那么一两分钟工夫。所以,我们院子里的老老少少都跟邬老师特熟,算是邻居。大人们出工收工碰上总免不了要和邬老师打上个招呼。当时,邬老师并不教我们低年级,可因为是天天见几面的老熟人了,所以院子里的人遇上过节或宰杀年猪,总免不了要请他。那天,我和妹妹受父母之命去请邬老师来家打牙祭,不知怎么的他却不肯。我想,要是请不到老师回去难以交差,弄不好还会跑上个第二趟第三趟,我可是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没办法,我给妹妹递了个眼色,我们兄妹俩一人吊一只胳膊,硬是将老师请到了家。席间,邬老师向我父母说起红领巾的事,说我是个聪明上进的孩子,还许诺两周以后去开会,一定想方设法给我弄条红领巾回来。这一说,又勾起了我对红领巾的向往。一晃两个周过去了,邬老师也从中心校开会回来了,可却只字未提红领巾的事,也没见到红领巾的半个踪影。那天晚学后,其他老师和同学都离开校园了,我就径直找到老师寝室,向他索要亲口许下的红领巾。他说,没有了。我不甘罢休,搅缠到他不放手。任凭他怎么解释,我就是不依不饶。我不知道他为何要骗我们小同学,而且一次又一次的骗。就这样,我从他寝室闹腾到操场。操场上很快就聚集了我们院子里的大人,待他们清楚了怎么回事,都纷纷劝我作罢。可我一个6、7岁的孩子,哪里听得进去他们的劝导,依然扭住老师不放。老师准备去烧晚饭,想挣脱我,可我死死不松手,一不小心,就给老师的手背上划了几条口。那时,我们小孩没有剪指甲的习惯,老师手上的口子是我指甲给划上的。万般无奈,他只得答应去寝室给我拿红领巾。红领巾倒是很快就拿来了,不过不是我理想中的红领巾,那是一条半新半旧的、很大的领巾,而我偏偏又是个小不点。从此,我们那所乡村小学,就多了一个系红领巾的孩子,多了一个系着大红领巾的小孩子。没过多久,四山五岭都知道有一个“要红领巾的孩子”。时隔多年,我们那个偏僻的乡村里还流传着这个故事。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周龙讲述:一缸水煮青稞
下一篇: 淞沪抗战"八百壮士"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最后的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安明秀
- 彭启超:元帅彭德怀的侄子,本可授上尉衔,却因伯父降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大山不遮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
- 盛超群:正义之笔让敌特恨之入骨
- 江泽民——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上)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彭启超:一生历经坎坷 晚年终于寻回了天伦之乐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少年陈毅——仗义折腿
- 滕代远与四儿子滕久耕的故事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