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我们是长征路上的灯笼
90岁(2006年)的老红军戴镜元一生传奇:毛泽东主席曾为他题词:“步步前进,就是步步胜利!”中央军委将缴获的阿部规秀的大衣奖励给他……
在侦听战线战斗了一生的戴镜元,从红军时期就一直在中央领导身边工作。
“我们是带着坛坛罐罐仓促出来的,一路上抬着笨重的充电机。”1934年10月,在中央军委电台做译电员的戴镜元泪别中央苏区。
当时中央军委代号“红星纵队”,电台代号“第四分队”,戴镜元是支部书记。
长征中,电台承担着通信联络和侦听敌军情报任务的重要作用,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特别关爱。
湘江之战,部队损失惨重。“红星纵队”急行军5昼夜,仍然没有摆脱追兵。下午2时多,电台分队到了一个只有四五户人家的村子,戴镜元和战友们利用休息时间架起天线侦听敌情。炊事员却在一边为做饭掉眼泪——部队急行军没有补给,早就断粮了。
谁也没想到,毛主席的管理员提着三只肥大的母鸡,满头大汗地跑来:“主席给你们送鸡来了。”
戴镜元说:“我一听,眼泪马上就哗哗地下来了。”
1935年6月,队伍快到达川西天全地区时,遭到6架敌机的轮番扫射,报务员雷永通的小腿被炸开一个铜钱大小的洞,鲜血直流。
毛主席当时就在不远的地方,马上把自己的担架调了过来给雷永通。长征途中,红军行军作战情况和敌人一天的情报要到晚上才能收集汇总,所以毛主席常常在夜里工作,中央特地为他准备了担架,以便他在行军中可以休息。
“我们哪能要主席的担架,但主席命令我们收下。”戴镜元回忆说,一直到雷永通可以骑牲口了,才把担架送还毛主席。
戴镜元说:“那时候真是苦啊,过草地的第三天晚上,我与几位同事在倾盆大雨中戴着斗笠,把包袱垫块小油布放在膝盖上当桌子,一直侦听到天亮。”
那个夜晚,戴镜元冻得手脚发麻,毛笔也被冻住了。每写一个字他都得把毛笔伸到嘴里呵一口热气,手一哆嗦就捅到嘴上或脸上,弄得满脸乌黑。
“整整7天7夜的草地生活,行军的时候我们跟着走,停下来就架天线工作,完全是靠意志支撑着。”71年后,说起那段历史,戴镜元摆摆手,不愿意多讲。
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苟坝召开攻打鼓新场的作战会议,并扩大了几个军团长参加讨论。
作战计划得到了许多人的积极响应。鼓新场虽是黔北重镇,但先前的情报显示,驻守鼓新场的是黔军的“双枪兵”,远不是红军的对手。
然而毛泽东坚决不同意。通过分析电台破译的敌军情报,毛泽东已经敏锐地感到蒋介石正在暗中向鼓新场一带调兵遣将。
当日23时,会议还在进行,突然传来敌军联络的信号,正在值班的戴镜元一下兴奋了起来——敌人果然掌握了红军的动向,在鼓新场布下了口袋。
戴镜元拿着情报就往毛泽东的住处跑。凌晨2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紧急会议,放弃进攻计划。周恩来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贸然打鼓新场战役,必然造成红军重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啊!”
“红星纵队”渡过金沙江后,在江畔的几个石洞里设立了渡江指挥部。前有大江挡道,后有追兵,唯一的渡江工具是6条勉强可用的木船,正确的情报将决定红军的生死存亡。
“我们与‘瞌睡虫’作斗争,一刻不停地抄收情报,困了就轮换着到江边用冷水洗头。”戴镜元说。
根据电台抄收的情报,毛主席准确地推算出了敌军抵达金沙江畔的时间。中央红军2万多人依靠6条木船,经过9天9夜,从容渡过了金沙江。
1935年5月10日,就在红军渡江后的第二天,国民党部队匆忙赶到,望江兴叹。后来5军团排演了一出话剧《一只破草鞋》,写的是敌人到了金沙江没追上红军,只捡到一只破草鞋的故事。
“四渡赤水、二占遵义、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我们都为中央提供了重要情报,毛主席赞誉我们是‘长征路上的灯笼’。”戴镜元说。
跟电波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戴镜元上世纪80年代从总参某部部长的岗位离休,在香山的寓所里安度晚年。他家客厅的桌子上,摆着总参某部送他的离休礼物——一个工艺盘子,上面刻着16个字:“无形战线、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上光荣。”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谢海泉:守着5斤小麦饿肚子
下一篇: 王定烈:子弹在腰里存留了16年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最后的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安明秀
- 彭启超:元帅彭德怀的侄子,本可授上尉衔,却因伯父降
- 盛超群:正义之笔让敌特恨之入骨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大山不遮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
- 江泽民——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上)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彭启超:一生历经坎坷 晚年终于寻回了天伦之乐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少年陈毅——仗义折腿
- 滕代远与四儿子滕久耕的故事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