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流连的年轻时光 大山里的女气象员

故事人物:廖定媛
出生时间:1939年
下乡时间:1958年1月
回城时间:1962年
拍摄年代:1958年
拍摄地点:龙南九连山垦殖场气象站
每张照片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人思绪万千。每个人都曾年轻过,每段年轻的时光都曾让人流连。
每天晚上7时30分,就会有数以亿计的人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了解未来48小时的天气情况。每到这个时候,南昌的廖定媛就会陷入对往事的回忆当中,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岁月。因为那时,她曾从事过气象工作,是龙南九连山垦殖场的第一名女气象员。那是一段艰苦而又充实、平凡而又美好的知青岁月,令她永远难忘的岁月。
1958年,廖定媛19岁,正是人生中如花的季节。1月,她告别了工作不久的南昌320工厂,与同事们一起来到了九连山垦殖场。当这位城市姑娘投入大山的怀抱时,立刻被那深邃、神秘而美丽的景色所迷住了。单纯、热情、朴实的她,全然忘了这里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尽管眼前老是出现年迈的父亲身着长衫,满脸泪水地望着女儿远行的身影;尽管这里没有公路,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文化设施,但她始终对知青工作充满着渴望和热情。在饲养组喂养小鸡时,她不怕脏,小心翼翼,干得那么认真。在基建队挑石头和土砖时,她不怕累,苦干实干,那么执著。
3个月后,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没说“不”字的廖定媛,被组织上安排去赣州气象站学习。想起学成归来,就要担负起场部的气象工作,她又怕又喜。怕的是没接触过这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实用科学;喜的是领导重视她这个“小不点”。总场领导派人将她送出山,步行到天龙,搭班车抵龙南,再赴赣州。在赣州气象站,廖定媛跟随周老师观察、记录天气变化情况,学习气象知识,熟记云图,同时还收集流传民间的气象谚语,如“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月亮生毛,大雨泡泡”等。
学习结束后,赣州气象站派周老师和廖定媛一起回场,筹建九连山气象站。在总场后山山顶海拔360米处,一个拥有风向杆、百叶箱、木栏杆和量雨器、气温表、地温表等设施的气象站建成了。经过安装调试,不到半个月就可以正式使用。廖定媛每天早晚两次,详细纪录古坑地区的风向、风力、气温、地温、雨量......然后汇编成报表,每月向赣州气象站上报。她和其他知青不同,当一刮风下雨、雷鸣闪电,大家都休工躲进屋里时,她却要跑向气象站。不管风多急、雨多大、天多黑,都要坚守岗位。每遇大雨滂沱,她就被淋得像个落汤鸡。原来胆小的她,晚上不敢一个人出门;自从当了气象员,她就每天傍晚壮着胆子、拎着手电筒,独自上山,在寂寞而黑暗的山顶气象站,持续工作一个多小时,然后摸黑下山。有时走着走着,觉得后面有脚步声,她就拼命跑,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跑。4年如一日!
令廖定媛最难忘的是,1959年7月。她接到父亲发来的电报:母亲去世,速回!噩耗传来,她无法控制内心的悲痛,马上收拾行李,想回家见上母亲最后一面。但冷静一想,如果她请假回家了,大半个月由谁来顶替气象员的工作呢?这项重要工作是一天也不能停顿的。一个人的气象站,谁也顶替不了。经过反复思考,她还是放弃了请假奔丧,只写了封长信寄回家,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哀悼,请求对不孝女的原谅,实在是忠孝两难全。在秀丽的大山上,她默默眺望远方,思念亲爱的母亲......
1997年夏,回城已35年的廖定媛又回了趟九连山,在秀丽的九连山和知青们团聚,又再次登上了自己日夜奋斗的战场:气象站。可眼前已是一块空旷的平地,只剩几个水泥墩。失望之余,垦殖场领导和职工们都说:“别留恋,其实你当年纪录的气象资料非常宝贵,不仅为赣州地区和龙南县的气象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九连山的发展和建设都有着重要价值。特别是建设田心电站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岁月如歌,九连山,和留有廖定媛靓丽倩影的气象站,永远定格在了照片里,永远珍藏在了她的内心深处。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毛泽东与钱学森的交往:初见主席
下一篇: 冉庄地道战故事之一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最后的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安明秀
- 彭启超:元帅彭德怀的侄子,本可授上尉衔,却因伯父降
- 盛超群:正义之笔让敌特恨之入骨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大山不遮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
- 江泽民——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上)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彭启超:一生历经坎坷 晚年终于寻回了天伦之乐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赵一曼为国捐躯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少年陈毅——仗义折腿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