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学者黄宗羲为何备受温家宝总理的推崇
⏰ 发布时间:2025-04-24
📝 稿件来源:
北大荒先锋号
🔥阅读指数:2PV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宋元学案》)此铮铮铁骨之言出自黄宗羲。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清末明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清初三大儒,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美誉。黄宗羲曾自云一生有三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这正是黄宗羲一生的写照。纵观这位博学大家的一生,可称千古学者第一"狠人"。是因为他有三"狠"。
先说对君主之一"狠"。他探究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他的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就是说,皇帝是危害百姓最大的人。这话真是痛快淋漓,一针见血!这话在300多年前,还是在康熙年间,更是没有人敢说的,黄宗羲却大声疾呼: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敲剥者"。因此,有人称赞《明夷待访录》是世界最早的"人权宣言"。在《原君》开篇就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政治思想命题。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社会环境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清兵入关后,黄宗羲与弟弟黄宗炎变卖了家产,在余姚黄竹浦起兵,组织了抗清义军"黄氏世忠营"。 顺治三年兵败,率残部入四明山,期间又赴东海,朝鲁王,为晚明政权四处奔走,从此,黄宗羲踏上了8年抗清的艰辛历程。黄宗羲为恢复明政权颠沛流离,九死一生,他最后返归化安山。当他看到清王朝的统治已在全国确立,因腐朽终于覆灭的明王朝再也不可能恢复重建时,便回到家乡隐居起来,后来黄宗羲已经成为一位德高望重、誉满全国的大学者,康熙皇帝也几次想征召他到朝廷任职或参加修撰《明史》,并认为他是当时唯一的一位博学多闻,才华横溢,可以充当朝廷顾问的人,但是黄宗羲辞官不做,继续潜心于搞学问。黄宗羲为了表示自己的决绝,就在父亲的墓边,营建了自己的墓穴,在里面放了一张石床,以死抗旨。愣是没给康熙大帝一点薄面。
再说他对仇人之二"狠",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万历年间进士第,东林党名士,黄尊素曾任监察御史。为人沉毅正直。被阉党爪牙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等人残酷迫害,惨死狱中。祖父为使黄宗羲牢记国恨家仇,在他进出门口处写上"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八字来激励他。后崇祯即位,朝廷为平民愤将魏阉一党剪除。当时刑部要审讯许显纯等人,便找了黄宗羲来作证。殴打崔应元。审讯阉党党人李实之时,又以锥刺李实。声名四起,审讯当日,轮到黄宗羲上堂作证,黄宗羲异常平静的完成了堂上所有程序后,人却没有走的意思。当大家将奇怪的目光投向他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只见黄宗羲突然脸色一变,从怀中掏出一把锥子,冲向跪在地上的许显纯,疯狂的朝许显纯身上戳去,直扎得许显纯满地打滚,浑身是血,连声求饶。堂上官员怕闹出人命,只得将许显纯押下,将锥子没收。 大家都以为黄宗羲恶气已出,这回该走了吧,可这位仁兄转身又奔着另一名阉党罪犯原都督同知崔应元去了,崔应元这次虽然没有尝到锥子的滋味,但被黄宗羲一顿拳脚,打得鼻青脸肿,就连胡子也被活生生的连根拔掉了。 此事一出,朝野震惊,时人呼为"余姚黄孝子",崇祯叹称其为"忠臣孤子"。想留黄宗羲为官,可他不受封赏,毅然扶榇回到余姚,将父亲的遗体安葬在化安山。
说黄宗羲是"狠人" 之三,还表现在他对自己。他淡泊功名,孜孜追求经世致用的学问,可谓殚思竭虑。开始,他遵照父亲生前嘱咐,仅用三年时间,就将"自明十三朝实录,上溯二十一史",全部阅读完毕。之后,他便有计划地研读六经、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历算、音乐、数学等方面的书籍。因此学业上进很快,二十多岁时已誉满东南了。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很高,这要归功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发愤读书。我时常想像着300年前化安山这座江南小山的风物,想像着天下俊彦雅集化安山下的小寺,诗酒相娱,醉里看剑。事实上,那长长的隐居生涯中,黄宗羲是孤独的。从顺治六年入山归隐,到顺治十年他才开始写作、讲学,那中间长长的五年,他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这几乎成了一个谜。东渡日本,是黄宗羲生平行事中一段不可忽略的经历。然而,由于黄宗羲在其传世的著述中,对其东渡日本的缘由鲜有涉及,因此引起后人争议,迄今仍悬而未决。在他以后的著作里,还是透露了一个思想者最初的生活图景:他徘徊在化安寺前的月光下,竹影凌乱一如他的心情,他要努力从中梳理出清晰的思路,他在追忆,也在憧憬,更有对眼下更迭的世代的深沉的思考……他到了80岁的高龄时,仍然夜以继日的钻研学问。在他著名的《不寐诗》中写到:"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梦,不道消磨只数声。"我们似乎看到黄宗羲年少时读书读到鸡鸣叫头遍才去睡觉的情景,我们还看到白发苍苍的黄宗羲躺在床上思考问题直到鸡鸣才肯安歇。特别是到了晚年,他不顾年老体衰坚持著书立说,几乎查遍各地的私人藏书楼,甚至成为一个破例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族人。
为了不虚度时光,他要求每天必须读完一定卷数的书,否则就不休息。正是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使得他著述丰厚。据统计,他一生的著作有六十余种,一千三百余卷,数千万字。内容广涉史、政、哲、经、数、地、诗、乐等诸方面。后人称誉他的著作"如山如河"、"固当彪彪百世"。 黄宗羲在对待自己的后事安排上也是超凡脱俗的,黄宗羲七十九岁时,他自建生墓,墓中只设石床一张,不置棺椁。置办如此简陋的后事,他的学生都百思不解,便问:"后事乃一生之归宿,自古以来极为讲究,先生今以石床代棺,以石穴代椁,怎么可以呢?"黄宗羲答道:"汉代有个叫赵歧的人,死前要儿子在墓穴中以沙堆床,上放竹席。死时只身穿素净衣衫,头发披散,而且身上只盖一张被单,当天进墓,当天掩埋。他那样做也正合我心意,况且我身遭家国之变,死后何必大操大办呢?"到黄宗羲八十六岁病危时,写下了《梨洲末命》一文,文中嘱咐"吾死后,即于次日之早,用棕棚抬至圹中,一被一褥,不得增益。棕棚抽出,安放石床。不可用纸钱,见世俗所行折斋、做七,一概扫除。来吊者所送银钱纸烛尽行却之。相厚之至,可在坟上植梅五株,则稽首谢之。"要求在其墓前树立石条两根作望柱,上刻:"不事王侯,持子陵之风节;沼钞著述,同虞喜之传文。"临终时,他口授《绝笔诗》命儿子作记:筑墓经今已八年,梦魂落此亦欣然,莫教输与鸢蚁笑,一把枯骨不自专。其子黄百家一切遵照其父遗嘱,只在石床边放几部他的著作。墓前望柱有一副对联:"不事王侯,持子陵之风节;诏钞著述,同虞喜之传文"。这是黄宗羲一生人品和成就的自评。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隔帘闻细韵,铺纸赋新词
下一篇: 拾遗补阙话甲秀楼诗联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最后的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安明秀
- 彭启超:元帅彭德怀的侄子,本可授上尉衔,却因伯父降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大山不遮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
- 盛超群:正义之笔让敌特恨之入骨
- 江泽民——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上)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彭启超:一生历经坎坷 晚年终于寻回了天伦之乐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少年陈毅——仗义折腿
- 滕代远与四儿子滕久耕的故事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