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念乡贤王一飞烈士

王一飞,原名燕鹏,1898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城(丰惠)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1920年9月,王一飞在上海经友人介绍,于秋天进入外国语学社学习。在这里,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还掌握了俄语,并结识了刘少奇、任弼时、罗觉(亦农)等人。同年底,他加入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踏上了革命历程。
1921年6月,王一飞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王一飞不仅对各门功课认真学习,而且还担任了《政治经济学》、《俄国共产党历史》两门课程的课堂翻译工作。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他还翻译了《共产国际党纲草案》、《政治经济学浅说》等书。
1922年春,经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批准,王一飞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两年后,王一飞以中国共产党列席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并担任中共代表的翻译。为了培养我党军事方面的领导骨干,党组织又选派他和聂荣臻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因国内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共产国际做出重要决定:安排中国班学员分批回国参加革命工作。王一飞与叶挺、聂荣臻等回到上海。根据组织安排,他先行负责筹建中共中央军事部事宜,不久又被任命为上海区委书记,负责上海和浙江两省的党务工作。
在上海工作的这段时间,王一飞与陆缀雯结婚。新婚仅一个月,王一飞即受中共中央委派沿长江流域视察工作。王一飞对妻子说:"我们的生活是奋斗的,在动的状态中,如庸夫庸妇之终老牖下,寸步不出雷池者,不可能,亦不愿!如此辗转一想,倒觉得离是我俩经常的生活,同居却是偶然的幸遇!"
当时军事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担任各级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加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以扩大我党的影响;在旧军队中培养新生力量,派人到旧军队中作政治宣传"。其时,中央军事部的筹建,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从人员到设备,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王一飞一边忙于筹建工作,一边又奔走于上海、长沙、汉口之间,联络南方各军队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为接应国民革命军北上长江流域做了大量协调工作。
北伐战争开始后,组织上决定派遣王一飞为中共中央军事特派员,前往江西视察。中共中央还委托他与苏联军事顾问加仑将军联系,商议进击军阀孙传芳的策略。在随同加仑将军视察江西的军事情况后,他向中共中央写了报告,如实反映了江西战场的详细情况,并对北伐军继续进军的方针和部署提出了建议。与此同时,他还对北伐军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做出严肃批评,揭露了蒋介石对共产党人的疑忌和戒备。蒋介石为拉拢王一飞,示意要授其中将军衔。王一飞表示:"在党内工作已享有自己的薪水,不需要什么中将军衔。"
1927年1月初,王一飞回到上海后,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紧张地投身于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2月9日那天,妻子即将分娩,王一飞在安慰妻子以后迅速赶赴会议。3月21日,王一飞作为南市区起义总指挥,与周恩来等一起成功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随着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27日,中共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王一飞当选为中央委员。5月上旬,中共军事部机关也随中共中央从上海迁至武汉。不久,汪精卫又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王一飞与妻子商量,拟将儿子带回上虞。陆缀雯曾回忆说:"当时,我的身体很差,骨瘦如柴,小孩也瘦得很,想回到上虞以后雇个奶妈把孩子养好,即便我们都牺牲了,孩子总还在。"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王一飞以军事部代表身份参加了会议。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周恩来率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期间,由王一飞代理主持军事部工作。
10月中旬,党中央派王一飞和长江局书记罗亦农前往长沙,负责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任命王一飞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其时刚刚经历了"马日事变"和秋收暴动的两次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曾与王一飞在一起工作的刘英回忆说:"在准备‘灰日暴动’的日子里,一飞同志亲自积极组织联系,到处奔忙,辛苦万分,但他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并经常不断地鼓励我们。不料,时机不密,未到暴动之时,就被敌人发觉,在敌人森严的警卫下,暴动未能实现。以后白色恐怖更加厉害,敌人大肆搜捕,残酷镇压。组织遭破坏,许多同志的住处被搜查,有的同志被捕而牺牲。一飞同志是外省人,口音不同,更容易引起敌探注意,不久终于被捕。我们听到这一消息,都焦急如焚,也曾千方百计设法营救。先是派同志探监,当时正是严冬腊月,见一飞同志穿得很单薄,就对他说:‘下次我们给你送棉被和衣服来。’他再三拒绝说:‘我不需要什么,再不要来看我了。’一飞同志在敌人的魔掌下,自知绝无生还的可能,因此不愿给同志们带来牵累。"
王一飞到湖南不久,就与妻子商量把孩子从上虞接到湖南去,这样既能让全家团圆,同时更有利于掩护我党地下工作的开展。党组织派遣同志接陆缀雯一起到湖南去,但到了汉口,已经得到起义失败、王一飞被捕的消息。1928年1月18日,王一飞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王一飞牺牲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只给妻子留下两人合拍的照片和两人往来的51封书信。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抗战老兵的勋章:不能忘却的时代记忆
下一篇: 志愿军英雄团长邓仕均血洒洪川江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最后的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安明秀
- 彭启超:元帅彭德怀的侄子,本可授上尉衔,却因伯父降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大山不遮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
- 盛超群:正义之笔让敌特恨之入骨
- 江泽民——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上)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彭启超:一生历经坎坷 晚年终于寻回了天伦之乐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少年陈毅——仗义折腿
- 滕代远与四儿子滕久耕的故事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