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传简历资料:为国捐躯的县委书记
朱正传:为国捐躯的县委书记
朱正传(1918—1946),江苏省常州市东下塘人,毕业于南开大学附中。1935年开始革命生涯;1937年到武汉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8年春,进入陕北公学学习,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任中共豫南特委青年工作部部长;1940年1月,任应城县委民运部长;1945年8月,任云(梦)孝(感)中心县委书记。1946年9月,朱正传调任均郧房中心县委书记兼三地委民运部长。1946年12月下旬,朱正传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敌人伏击,为了不当俘虏,用仅剩的一颗子弹向自己的头部开了枪,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少年时立志报国
朱正传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一个职员家庭。4岁时,随母亲到哈尔滨与父亲团聚。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占领沈阳。蒋介石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寇很快占领东北三省。年仅13岁的朱正传目睹祖国山河沦丧,人民遭受凌辱,他无比气愤,不甘中国人民受外族欺凌,难抑心头悲愤,决不当亡国奴,立志保家卫国。1932年,14岁的朱正传辞别双亲,随舅父到天津读书,考入天津南开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学习期间,朱正传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受到不少教育。1935年还在南开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期间,朱正传参加了震动全国的"一二.九"运动,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觉悟有了显著提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朱正传投笔从戎,毅然离开学校,参加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国团,到武汉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春,经组织介绍步行到西安,进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5月在陕北公学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被安排进云阳青训班,接受做群众工作的训练。同年秋,党派他到河南确山竹沟工作,任中共豫南特委青年工作部部长,在竹沟、豫南等地发动、组织农村青年和学生参加新四军。1938年11月,国民党制造"竹沟事件",妄图消灭在竹沟的革命力量。朱正传带领一部分青年突破敌人包围,转移到豫南四望山,与部队会合,随豫鄂挺进纵队政委朱理治顺利到达豫南边区党委所在地京山八字门。
1939年冬,鄂豫边区党委派他到京(山)、应(城)县委工作,任县委民运部长。1940年1月,京应县委分为京山、应城两个县委,他被分到应城县委工作,仍任民运部长,在应城县成立"农民救国会"、"男女自卫队"、工会和儿童团等各种抗日团体,后被选举为应城县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1941年春后,调任中共襄西地委民运部长。1942年冬,调任鄂中地委民运部长。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被派往云(梦)孝(感)地区,任云孝中心县委书记。
为工作济人所难
朱正传长期战斗在湖北的土地上,他曾担任过多年的民运部长,实际工作就是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组织群众支援前线,如组织民工队、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等等。朱正传十分注重研究群众工作,他始终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点,在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都自觉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朱正传都非常平易近人,关心同志比关心自己还重。
1944年冬天,地委机关搞到一些皮袄筒子,分给地委委员每人一件。但缺少一件不够分配。朱正传也收到一件,他问:"是否地委委员都有?"秘书长说:"还少一件,有位领导出差在外,还没有分到。"朱正传同志说:"这不好,我年轻,不怕冷,把这件给那位同志吧。"朱正传坚持不要,仍然穿着那件白布里子青布面的旧长袍过冬。
朱正传平时喜欢抽烟,但那时候也难得有钱。而一旦发了津贴费,碰上住在集镇附近的时候,几位同志一起上街,朱正传就买烟请大家抽。他买一包烟,如同行中有四人抽烟,他就每人分5支,他自己也留5支。大家称他的做法叫"二一添作五"。
1946年9月,朱正传任均郧房县委书记兼民运部长期间,在东沟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朱正传经常直接深入群众中去开展宣传工作,经过艰苦的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终于使群众知道了我中原部队是抗日有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是穷人的队伍。使当地群众逐渐接近、拥护和支持解放部队。
为革命捐躯沙场
1946年6月,国民党调集30万重兵进攻鄂豫边区,中原军区部队分路突围。7月,朱正传随汉江部队突围到鄂西北,任竹山县委书记。9月,任均郧房中心县委书记兼鄂西北区第三地区委员会民运部长。10月,任均郧房县委书记。12月,国民党军队对鄂西北地区发动进攻,形势极为严峻。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奉命带领一部分干部和战士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越过崇山峻岭,终于与在房县大山中的地区委员会机关会合。
这时,他脚上打了血泡,行走困难。但当他得知地委急需派人向另一县委传达重要指示时,他不顾个人疲劳与安危,毅然请示去执行这一任务。地委领导人见他双脚打泡,行动不便,替他雇了一头水牛,让他骑上。于是他带了几名战士向十堰茅塔河一带进发。行至房县、郧阳交界的青石沟,也即现在的大坪十二连山时,突然与国民党部队遭遇,朱正传等人边退边还击敌人。当朱从一悬崖边攀藤下滑时,不幸摔断左腿,警卫员背着朱,避开了敌人的追击,隐蔽在青石沟一户农民家中,不料被叛徒发现,引来敌人搜捕。朱当机立断,命令身边几位战士立即突围。朱正传拖着断腿在后阻击敌人,几位战士不忍离去,朱说:"完成任务要紧!我已负伤,你们赶快突围,我来掩护你们。"随即举枪迎敌,帮助几位战士突围。后子弹将尽,朱正传寡不敌众,敌人趁机蜂拥围上,朱正传誓死不做俘虏,他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用手枪对着自己的头部,饮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1997年10月,十堰市委宣传部将朱正传与战友们一道奋战和牺牲的地方东沟村命名为"十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又提挡升级为后"湖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教育基地内曾有一幅对联,"置生死度外而乐从,珍重私谊公利,竟慨然捐躯死亦豪杰。""受份外之命于危难,明知沿途艰险,却义无反顾生是英雄。"这是与朱正传一同参加革命的亲密战友何奇伟为深情缅怀朱正传烈士专门题写的对联,这幅对联成为朱正传一生的写照。(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纪委监委 卜昌学 顾朝东)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红色经典故事:朱正传分到皮袄让给同志
下一篇: 红色经典故事:胡锡奎与一个数字的故事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赵一曼为国捐躯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红色小故事500字:腰缠万贯的讨米人(苏维埃政府主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将军夫人当农民龚全珍的故事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彭德怀摘画像 的故事
- 红色小故事(400字):王树声大将住平房去世
- 红色经典故事500字:彭德怀的"特权&q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500字:吴德峰走后门没门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800字:荣臻力排万难带领科技大军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李先念无惧降6级
- 红色经典故事:刘伯承独创"重叠待伏&qu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