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二过单家集
“一九三五年十月五日,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单家集,穆斯林民众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了红军。当日,红军宿营于村里村外,以其言行宣传和影响群众。他们购粮买菜,公平交易,宣传救国,主张抗日,尊重民俗,秋毫无犯。……为激励子孙后代,饮水思源,团结奋进,于是自发集资,竖碑于此,以志纪念。”
1935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途经单家集,与这里的回族群众建立深厚友谊。单家集人民深切怀念毛泽东领导的红军队伍,1993年,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他们在单南清真寺竖了这块碑,作为纪念。
“ 红军好”的消息不胫而走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积极配合主力红军在西北的行动,从丰峪口出发,西出甘肃,踏上了西征北上的征途。8月15日,红二十五军来到隆德县的兴隆镇、单家集一带,决定休息3天,恢复体力,再继续前进。
兴隆镇一带是回族聚居区,约有两三百户人家,一条小街东西贯通,西南角是高大的单南清真寺。长期以来由于遭受大汉族主义的歧视、兵匪的掠夺,以及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当地群众对红军不甚了解,非常畏惧。听说红军要来,不少青年男女纷纷逃往深山野外躲藏起来。部队进镇时,门户紧闭,一片冷清。
进入单家集之前,军政委吴焕先与当地贫苦群众交谈,获悉反动政府、军阀部队的大汉族主义统治在这一带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民族之间隔阂严重,他结合当地回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打回族中的土豪,禁止在回族群众家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注意用回族群众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
广大官兵自觉遵守“三大禁令四大注意”。红军战士们清早起来就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还热情为群众送医送药、治疗疾病。红军尊重和爱护回族群众的实际行动,使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不攻自破,此后,“红军好”的消息不胫而走。
为了进一步团结回族上层人士,16日上午,红军把一些有名望的回族老人和阿訇请到军部做客。吴焕先政委亲切地对他们说:“中国工农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也是回族人民的子弟兵。我们这次进驻贵地,一不向你们派捐款,二不向你们催粮草,三不拉夫抓丁。我军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就走,请你们放心,红军决不骚扰老百姓。”一席话,使客人们打消了顾虑,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老阿訇连连鞠躬道谢。一个回族老人捋着胡子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仁义之师!”
中午,回族群众与红军举行了隆重的拜访仪式。吴焕先等红军领导穿着整齐的军装,走在队伍前面。在一片欢腾的军号、锣鼓、鞭炮声中,红军拜访了清真寺,并赠送了绣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8个大字的锦缎匾和银锭、肥羊等礼品。街上到处是看热闹的群众,就连平时很少露面的年轻妇女也都涌上街头。阿訇看到红军如此敬重回民,心情十分激动。他们按照民族礼节宴请了红军领导。随后,阿訇带着几十个回族兄弟,抬着礼品,赶着肥羊,到军部作了回拜。
17日中午,当红二十五军离开兴隆镇和单家集时,回族群众齐聚街头,在街道两旁设了香案,桌子上放满油香、点心和鲜果,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欢送红军。阿訇和回族老人依依不舍地为部队送行。有的青年还高呼:“欢迎红军再来!”单家集呈现出一派箪食壶浆送别亲人的情景。此后,红二十五军所到之处,处处得到回族群众的帮助,许多回族老乡自觉为红军报告敌情,充当向导。
“这个地方的回族群众真好”
1935年10月5日,中央红军向宁夏西吉县的公易镇、兴隆镇一带前进。当红军抵达单家集时,回族群众听说红军来了,在街上摆了桌子,放满水果、香糕,热烈欢迎红军。进村后,群众知道是北上抗日的毛泽东、朱德的红军,更加好奇。男的、女的、老人、孩子们都跑到驻地来看。他们像欢迎熟客一样地热情招呼红军。有几位戴着白帽子、留着白胡子的老人,双手捧着小瓷碗,恭恭敬敬地给红军敬茶水。张闻天感慨说:“这个地方的回族群众真好!”
毛泽东、张闻天一进村,就去清真寺拜访阿訇。他们参观了清真寺,和阿訇进行了亲切的谈话。毛泽东说,红军主张民族平等,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阿訇非常高兴,招呼回族群众腾出房子给红军住,粮食也照市价卖给红军,并请毛泽东在清真寺吃饭。当晚,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宿营于单家集。毛泽东住在清真寺北侧的一个回族群众家里。
西北高原的深秋,夜里格外寒冷,部队大多在村外、屋子外宿营,衣服破旧单薄。战士们冻得直打哆嗦,也严格按照规定在野外宿营,不轻易打扰群众。回族群众见状,纷纷腾出房子,请红军到家里去住。因敌情紧急,红军在单家集只住了一宿,6日拂晓,中央领导即率红军北进。行前,战士们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照老规矩如数归还所借物品,损坏了的按价赔偿。部队离开村子时,回族群众陈设了茶水、糕饼、水果,鞠躬拱手为礼,老人们热泪盈眶,难分难舍。红军与他们依依惜别。
就在红军离开单家集的那天上午,敌军的飞机轰炸了单家集,一连投下7颗炸弹,毛泽东住的房子及清真寺,都被炸弹炸了很多洞,至今还留着弹痕。
今天,单南清真寺仍基本保持原状,当年毛泽东与阿訇交谈的房子以及他的住房都完好地保存着。毛泽东的住处就在现任阿訇房间的后面,穿过一个门洞,进入一个长满青草的小院,左侧即是毛泽东当年在单家集的住所,屋子的窗户和门上被弹片穿透的20余处弹孔仍清晰可见。单家集人保留着它,作为历史的见证。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英雄刘胡兰的故事
下一篇: 甘孜:感动着的美丽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赵一曼为国捐躯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红色小故事500字:腰缠万贯的讨米人(苏维埃政府主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将军夫人当农民龚全珍的故事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彭德怀摘画像 的故事
- 红色小故事(400字):王树声大将住平房去世
- 红色经典故事500字:彭德怀的"特权&q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500字:吴德峰走后门没门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800字:荣臻力排万难带领科技大军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李先念无惧降6级
- 红色经典故事:刘伯承独创"重叠待伏&qu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