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州军区武汉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浦金辉
深山孤岛中,他带领医疗队员冒死前行;瓦砾废墟里,他指挥医疗队员紧急施救;手术台上,他为重伤人员驱走死神;堰塞湖下,他给受灾群众送去急需药品……受灾群众说,有他在,我们就有安全感。
他,就是广州军区赴灾区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浦金辉。
紧急出征:始终把指挥部设在最艰苦的地方
5月13日1时,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会议室灯火通明。
“灾区群众正在生死线上挣扎,我作为院长在家坐得住吗?”浦金辉主动请缨赴抗震一线。
13日天一亮,浦金辉背起行囊,率领90名医疗队员飞赴灾区。
“哪里最艰苦,我的指挥部就设在哪里!”浦金辉把指挥部设在什邡市最偏远、最艰苦的红白镇。
红白镇,离震中汶川仅一山之隔,直线距离仅25公里。地震发生后,交通、通信、电力中断,水和食物紧缺。特别是一个化工厂因地震发生氨气泄漏,浓烟滚滚,令人窒息。
医疗队前脚刚到,红白镇木瓜坪村受灾群众蔡海英的亲人后脚找到医疗队请求救援。浦金辉立即带领医疗队员,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向木瓜坪村强行开进,到现场后立即将蔡海英抬上担架。蔡海英左脚踝关节以下变黑坏死,伤口溃烂,恶臭扑鼻。如不及时手术,将引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天色已晚,缺乏人手抬运伤员,浦金辉马上与一名医疗队员抬起担架。“决不能让一条生命在我们手中延误!”浦金辉带领队员紧急将蔡海英护送到什邡市人民医院后发现,那里伤员太多,医护人员忙不过来,医院不能及时手术。
“病人不能再等!给我们一张病床,我给病人做手术!” 浦金辉说。
简易的帐篷里,浦金辉带着医疗队员紧急展开手术。
当天晚上,他成功完成了10台手术。
屡创奇迹: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
这是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搏斗。
野战手术车及野战手术帐篷内,2台手术同时展开,浦金辉带领8名医生争分夺秒……
在修理厂空地,灯光架支撑起犹如天网的输液线,浦金辉带领队员们为一名名伤病员实施救治……
浦金辉带领的三支医疗队分布在两县三镇,直线距离200多公里,每天都要随空降兵某部重点搜救废墟中遇困人员。
5月17日2时许,被困了107个小时的李克诚在医院里醒来,看着挽救了自己生命的浦金辉,两眼被泪水打湿。
就在几个小时前,浦金辉带急救医疗小组,在红白中学办公楼废墟内发现了生命迹象,立即展开营救工作。为了保证李克诚的生命,他指挥营救人员采用了五个不同方案。
“我们分别在李克诚被埋处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进行尝试,但由于余震不断、废墟内结构复杂,几次努力都没有成功。”浦金辉说。
浦金辉指挥队员们曾在办公楼侧面挖开了一个通道,已经和李克诚对上话,但几分钟后的一次余震震塌了通道。
浦金辉不得不决定从废墟上方打探洞。压在李克诚上方的水泥板被逐层打穿。探洞打到5米深处,营救人员已能再次与李克诚直接对话。但一次强烈的余震把救援通道从40厘米缩小至20厘米。医疗队员们透过缝隙给他递进矿泉水……17日1时左右,李克诚被成功救出。
拯救生命的纪录不断被刷新,一个个生命奇迹不断出现,令人动容。
——震后124小时,在什邡市蓥华镇蓥华实业公司的废墟中,35岁的女工被浦金辉带领的医疗二组救治后,送往后方医院;
——震后196小时,在绵竹市金华镇响水沟磷矿和城墙岩磷矿,被困的3名矿工,55岁的陈永平、50岁的赖运平(音)、37岁的黄伯明被浦金辉带领的医疗三组救出;
——震后216小时,在红白镇金河一级电站,38岁的女工崔昌会被浦金辉带领的医疗一组救出……
进村入户:始终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离红白镇10余公里有一个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水位猛涨,随时都有溃堤的危险。下游松林村、木瓜坪等村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浦金辉率领医疗队徒步9个小时赶到这里,为百余名村民送医送药。
5月19日傍晚,了解到有伤员被困大木瓜坪村,浦金辉立即找到空降兵某部,问明情况,决定联手营救。
大木瓜坪离红白镇30公里,山高路远,加上地震造成山体滑坡,此前没有一支部队上去过。浦金辉率两名医疗队员带上急救药品,随空降兵某部突击队向木瓜坪奔去。
队伍在峡谷中艰难前行。突然,大地一阵颤抖,山顶一块巨石轰隆隆滚下,正好砸在医疗小分队队员中间。队员们惊出一身冷汗。
碎石、浮土滚落,使原本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山路很快被乱石所掩埋。医疗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时,浦金辉大吼一声:“冲过去!”医疗队员们冒着随时可能被滚石砸中的危险,向前冲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爬行,医疗队赶到木瓜坪。现场被困群众48人,不少人伤口严重感染,发高烧。浦金辉和队员们一起动手,把床板当作手术台,用手电照明,现场进行手术。直到深夜把所有重伤员都进行了清创、消毒、包扎固定,并注射了抗菌素。
行动是无声的动员。分散在两县三镇的医疗队立即分成50支医疗小分队进村入户,送医送药,先后救治重伤员2806人,带出受困群众1000余人。
一辈子没有出过山的73岁的刘大年激动地说:“我受了伤,知道很难出去,打算就在这里等死,没想到你们解放军能找到这里来!”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火炬传递十大感人镜头
下一篇: 叶冰:女红军运粮跨越剑门关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赵一曼为国捐躯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红色小故事500字:腰缠万贯的讨米人(苏维埃政府主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将军夫人当农民龚全珍的故事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彭德怀摘画像 的故事
- 红色小故事(400字):王树声大将住平房去世
- 红色经典故事500字:彭德怀的"特权&q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500字:吴德峰走后门没门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800字:荣臻力排万难带领科技大军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李先念无惧降6级
- 红色经典故事:刘伯承独创"重叠待伏&qu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