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次见到毛主席
1966年作者北京留影,手握毛泽东语录(当时称为“红宝书”)
“文革”初期,毛主席前后接见红卫兵八次,共1300余万人。笔者这个“逍遥派”由于当时担任就读学校安徽大学红卫兵驻京联络站编辑出版的《首都文革简报》的总编,长期驻京采编。近水楼台先得月,得以多次见到毛主席。
第一次见到他老人家是1966年8月3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这次是毛主席第二次接见红卫兵。
毛主席第一次接见是在1966年8月18日,那次我们外地的同学事前知道的不多,去的人较少。而且在广场的红卫兵反映看不清毛主席,要求改进接见方式。
于是周总理决定对这次接见方式做些调整。就是先请毛主席乘敞篷车接见在广场和长安街上的红卫兵,尔后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接见通过天安门的红卫兵。
那天我和来之祖国各地的同学们早早来到天安门广场,整个一下午,我们都在等候。等候之余,我这个中文系的学生还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笔记本,写下了自己在首都耳闻目睹的感受。
17点40分,在万众瞩目之中,毛主席和陪同接见的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和江青等中央其他领导人分乘五辆敞篷吉普车来到红卫兵中间。我们激动万分地高喊着一个声音“毛主席,万岁!”
当车队驶到金水桥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林彪和周恩来发表了简短的讲话。然后在城楼上继续检阅、接见通过天安门的红卫兵。
第二次见到他老人家是1966年10月18日在东长安街上,这次是毛主席第五次接见红卫兵。
那天是12时45分接见活动开始。毛主席、林彪、周总理各乘1辆敞篷吉普车,中央其他领导人分乘6辆敞篷吉普车,从大会堂东门出发,在12辆敞篷车开道、警卫车的引导护卫下,首先接见广场的红卫兵,尔后沿着东长安街、建国门内外大街、东三环路、北三环路缓缓地驶进。我们这些排成50里长的巨龙似的150万红卫兵,都按广播《通知》中接见注意事项的要求,在原地、原位有准备、有秩序地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接见。。
这次是我离他老人家最近,看得最清楚的一次。我站在路边第二排,前面只有一排排成人墙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我清清楚楚地看到毛主席一边频频地向车子两旁的我们挥手,一边不时地喊着“人民,万岁!”要不是事先宣布的铁的纪律,我也许还能挤上前和他老人家握握手的。
第三次见到他老人家是1966年11月26日在天安门广场,这次是毛主席第8次,也是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
进入11月下旬,北京天气已经比较寒冷。上次(11月10日第7次)接见过的红卫兵还有许多没有离京,新来京的红卫兵又达到250余万,当时在京的红卫兵将近400万。据说毛主席已经不打算再接见红卫兵了。周总理说:“天气渐冷,北京市压力很大,还是尽快想办法接见一次,让他们快点回去吧。你不见,他们不走啊。”于是主席同意了总理的建议,把第八次接见作为最后一次接见。主席说:“这些红卫兵娃娃来了,天又冷,了不得,这是逼上梁山呀! ”
由于这次人数太多,天气寒冷,周总理为减轻毛主席的劳累,决定把红卫兵分两批进行接见。于是,11月25日、26日,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人连续两天乘9辆敞篷吉普车进行接见。
据知情人士介绍,每一次接见完,主席的手和腿都肿得很厉害――和红卫兵热烈握手以及在敞篷吉普车上长时间站立所致。每一次接见完,红卫兵嗓子喊哑了,汗水流尽了,有的鞋被挤掉了,衣服也被撕破了,一位当年的红卫兵很多年后回忆说:“如果我还有力气坚持下去,我会继续站在天安门广场坚持看毛主席,世上没有什么能比见到毛主席更具有吸引力的了。”
还有,每一次接见后,天安门广场上都要拉走一车一车的鞋子,还有手表、钢笔、钱票、衣帽等遗失的物品。所有的失物都被运送到天安门隔壁的中山公园里堆放着。那儿,一座小山一般的衣物,足可以举办一个世界上最大型的失物展览会了。
有一名红卫兵见到毛主席后回去还没觉得什么,可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感觉脊背痛得很。到医务室一看,医生吓了一跳,说你是怎么受得这么重的伤?是不是让人打了?他自己也奇怪,没有呀!后来仔细一想,才明白,原来是他昨天集中精力看毛主席,后面的人激动得用拳头使劲捶打他的背造成的,可他自己竟一点也不知道。
有一个南方来的小女孩,毛泽东来到她所在的地方时,她正好上厕所去了,等她回来毛主席乘的车已经走过去了。小女孩一听说,当场就晕倒了,摔在地上。有一个年龄小的红卫兵,由于接见的前一天晚上激动得没有睡好,接见的那天起得又太早,等毛主席车队经过时正好睡着了,过后悔恨交加,大哭不止。
那时的人们疯了一般地要见毛主席,这种心情现在的人也许不好理解。那时人们对毛主席的感情确实不一般,当时的天安门哨兵说,每天都有一队一队的红卫兵在毛主席像下宣誓。他还常看见一些外地的红卫兵因为来晚了,没有赶上接见,就伫立在天安门城楼前,目不转睛地望着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像,久久舍不得离去……
2001年北京留影
我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他老人家是在距前三次见面35年之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迤南的毛主席纪念堂。
2001年4月,我去天津参加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年会。忙里偷闲,我特意连夜从天津赶往阔别35年的北京,想去了却两个夙愿:一是到天安门广场亲身感受一下升旗仪式的气氛,二是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他老人家的遗容。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了天安门广场,全程看完了激动人心的升旗仪式,并在天安门前留影后,就来到毛主席纪念堂。
[1] [2] 下一页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森林里的选拔会
下一篇: 向最英勇的人敬礼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赵一曼为国捐躯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红色小故事500字:腰缠万贯的讨米人(苏维埃政府主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将军夫人当农民龚全珍的故事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彭德怀摘画像 的故事
- 红色小故事(400字):王树声大将住平房去世
- 红色经典故事500字:彭德怀的"特权&q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500字:吴德峰走后门没门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800字:荣臻力排万难带领科技大军
- 红色经典党史故事:李先念无惧降6级
- 红色经典故事:刘伯承独创"重叠待伏&qu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