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俘敌七百余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中旬,被围困在广西南部的国民党一二五军所辖一八二师、三六二师,企图通过沿海城镇钦州渡海逃跑。当他们路经横城时,被我人民解放军截住并将其大部歼灭。当时,我是参战的四十军后勤部长。战斗结束后,我收到了军长韩先楚命令我去离钦州不远的门头篓—四十军三五六团驻地处理战利品的电报。于是,我就和供给部长翟子春、参谋于林松,还有两名警卫战士、两名饲养员出发了。
由于战斗刚结束,还有不少被打散的国民党溃兵出没,因此,我们必须一边赶路,一边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
果然,当我们走到一个山垭口附近时,突然发现垭口边有两个带枪的敌兵。大家立刻把目光投向我。怎么办?我忖量了一下,然后向于参谋使了个眼色。于参谋带着两个战士一个箭步冲到他们面前,高喊一声:“缴枪不杀。”这两个敌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呆了。当他们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经晚了,不得不慌忙举起枪,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们,我们投降。”
“把枪放下!”战士命令道。敌哨兵把枪放在了地上。
我走向前去问道:
“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报告长官,”其中一个高个子挺直了腰,立正回答道:“我们是三六二师一○八四团一营的。”
“就你们两个吗?”
“我俩是哨兵,里面还有。”他指了指身后的山垭。
“有多少人?”
“一个营,七八百人。”
一听到这一情况,大家的神色顿时紧张起来,立刻做好了战斗准备。
“你们营长叫什么名?”
“营长叫赵正伟,副营长叫杨忠和。”
“还有其他长官吗?”
他想了想,“嗯—对,还有一位长官,听说是师里的副官主任,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
经过进一步审问,情况清楚了:在前几天的战斗中,一个师部副官主任带着一个营逃离了战场,企图经过钦州渡海逃跑,后来发现钦州已被我攻占,就躲在这条山垭里,想寻机再逃。
我把翟部长、于林松叫到一边商量,一致认为:硬拼显然不行,通知大部队,得需要时间,一旦敌人逃进深山老林里,那就会后患无穷。最后我们决定唱一出“空城计”,迫使他们投降。
我把一个匪兵叫来,对他说:
“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你马上回去通知你们长官,立即到这儿来听候命令!”
那个士兵说了声“是”,却没动。他瞅了瞅地上的枪,又看了看我,脸上露出了乞求的神色。
“把枪还给他。”我说。
战士拾起枪,递给他。他背上枪,十分认真地给我敬了个礼,就向山沟里跑去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从山垭里走出了两个人。前面一个衣着讲究,是个少校。他的后面跟着一个矮个子下级军官。那个少校一边走着一边向四周窥视着。当他看到我们时,便慢慢地停住了,接着转回身又向山垭里跑。那个矮个子迟疑了一下,也跟着跑。显然,他们对我们的实力产生了怀疑。这时,早已埋伏在山垭口的战士端着枪高喊一声:“站住!”便截住了他们的退路。“跟我们走!”战士将他们两个押到我们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道。
“敝人叫周鹿生。”他满面灰尘,疲惫不堪,两眼挂着血丝。
“三六二师的副官主任就是你吧?”
“啊?啊!是,是!敝人就是,贵军是—”
“现在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必须立即缴械投降!”
“我们愿意投降,我们愿意投降,不过……”他皱了皱眉头,“不过事关重大,有些事情还得和弟兄们商量商量。”
这时那个矮个子军官走到他跟前小心翼翼地说:“周主任,刚才不是都商量过了吗,弟兄们……”
周鹿生转过脸瞪了他一眼,那个矮个子嘴巴张了张,不敢吱声了。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矮个子。
“回长官的话,我叫程明哲。”
“你是哪儿人?”
“老家四川。”
“家里有什么人?”
“有老母,还有老婆和三个娃。”
“不在家好好种地,跑到外面混什么?”
“哎!”他叹了一口气,“家里要有地种,谁还来吃这口饭啊!”
我走上前一步,说:“现在四川已经解放了,各地都成立了人民政府,你也该回去和家人团聚了。”
“不瞒长官您说,我早就想不干了!”
“周主任!”我转过脸,“他们不愿打仗,你也应该为部下想想啊。”
“是,是,本人也早想解甲归田,不过……”他眼珠转了一下,“山垭里的部队是个建制营,本人不是直接长官,这事还得回去和营长商量,要是他不同意,本人也没办法。”
“周鹿生,你要放明智些!”我严厉地说。
“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成立,蒋介石已经跑到台湾去了,大概你已经知道了,钦州已经在我们手里,你们渡海逃跑已经不可能。顽抗到底吗?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都被我们消灭了,你这几百个人还能残喘多久?现在摆在你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缴械投降,我们可以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条路就是彻底灭亡!”
周鹿生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汗珠从额头上沁了出来,脑袋慢慢地耷拉了下去。片刻以后,他猛地抬起头,用嘶哑的声音说:
“我们投降!”
“你可以回去和他们商量一下。”我一字一句地说。
“不用,不用,兄弟能做主,能做主。”
“程明哲,你立即回去向赵营长传达你们周主任的命令,叫他把部队带到门头篓待命。”
“是!”程明哲面带喜色,疾步向山垭里走去。敌人全营共计七百八十二人被带到门头篓附近的一个小广场上。按照我们的指令,他们一路纵队将手中的武器放到指定位置上。他们交出的武器有:美式八一炮一门,六○炮一门,三○式重机枪七挺,三○式轻机枪二十三挺,冲锋枪、步枪、短枪数百支。
连日来的作战和逃窜使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我们的炊事员给他们送来了米饭,还搞了一点猪肉。
饭后,敌工干事向他们宣传了俘虏政策。结果,一部分士兵参加了我军,一部分领了路费回乡了。包括周鹿生在内的军官送往南宁由上级统一处理。
临行前,周鹿生小声地问我们一个战士:他(指我)是个什么官?我战士对他说是后勤部长,他听了一怔,接着问:包围他们的有多少部队?战士笑了笑说:你不都看到了吗,七个人。这时,周鹿生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地上……
稿件来源:北大荒先锋号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父亲是个"老八路"(
下一篇: 打下会宁迎会师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先锋号”用户 北大荒先锋号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北大荒先锋号 of 先锋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最后的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安明秀
- 彭启超:元帅彭德怀的侄子,本可授上尉衔,却因伯父降
-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 大山不遮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
- 盛超群:正义之笔让敌特恨之入骨
- 江泽民——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上)
- 袁隆平的故事(十): "装修要花钱,何必
- 错杀左权:1941年日军曾派特种部队暗杀彭德怀行动
- 彭启超:一生历经坎坷 晚年终于寻回了天伦之乐
- 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四渡赤水
- 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
- 苏联飞行员援华抗战牺牲 重庆母子为其守墓55年
- 红色小故事500字:寻淮洲孤胆夺枪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 习近平讲过的红色故事: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
- 红色故事:左权将军的三个生活故事500字
-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狠心戒酒的故事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少年陈毅——仗义折腿
- 滕代远与四儿子滕久耕的故事
- 省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第一次排练
- 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 省直机关工委“七一”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
- 民法典宣讲首场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
- 省直机关工委召开会议培训推进党建重点工作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以“四统一、三灵活”模式培训千余名党员发展对象
- 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委巡视办整合资源务实合作 推进省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省直机关工委:聚焦省直机关党建责任制 科学谋划用好考核指挥棒
- 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中省直机关“跟着总书记读好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
- 省法院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精神
- 黑龙江省高院抓办案从抓党建入手 抓党建从抓办案出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 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积极投身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 石时态院长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嘱托 服务保障振兴发展
- 省法院机关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关于加强新时代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创建情况汇报会在省法院召开
- 省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联合调研组来我院考察调研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荒精神
- 哈铁中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