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人民更幸福——嫩北农场党委践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纪实
从九三管理局出发,经鹤山,过嫩江,一路向北,远远地看见一栋栋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宛如一幅大美生态图画。
进入小城,走近已使用了55年的"最老建筑"——嫩北农场办公楼,西侧,宽敞的文化广场上,一曲婚礼进行曲正在奏响;东侧,新建的高标准篮球场上,一场又一场篮球比赛正在进行。
爱情与激情在这一刻同时上演,幸福与和谐写在每个嫩北人的脸上。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如今的嫩北人拥有着更高的幸福指数。
而这幸福指数的背后,蕴含着嫩北农场党委一心为民的深切情怀。
民心工程连万家
"新的一年,我们将注重改善民生,把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到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生产生活问题上,使改革发展的成果均衡惠及更多家庭,让嫩北人民生活得更幸福。"3月24日,新任场长蔡建华在嫩北农场第十三届一次职工(从业劳动者)代表大会上向全场人民发出了铿锵有力的誓言。
一个个关乎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开始在嫩北大地上实施。
室温过低,看电视都披着被子,穿羽绒服都冷……随着嫩北农场楼房供热面积的不断增加,原有的锅炉房供不上了,"小马拉大车"现象日益突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百姓的冷暖,牵动着嫩北农场决策者的心,供暖工程成为2014年嫩北农场一号民心工程。
在嫩北农场供暖中心,一个40吨的大型供热锅炉正在安装,锅炉房亦在同步建设。这个供暖工程总投资近千万元,预计9月份即将全面完工。农场供热中心经理李建军指着一字排开的3个锅炉房介绍:这是最开始的,这是10年前建的,这是今年的,从锅炉房的建设,就能看出农场城镇发展的新变化。
变化何止在一处?在嫩北,一件件民心工程,如春风化雨,融入到百姓生活中。
为了保障"住有所居"的安全,农场为全场所有楼房和平房全部上了房屋财产保险,楼房住户每年20元,农场补贴160元/户,平房住户只需交10元钱,农场补贴50元/户,仅此一项,农场每年补贴60万元。
家住第二畜牧养殖区的张梅东成为这项民心工程的第一个受益者。参保后不久,由于连续降雨,使她居住的平房发生倒塌,经过保险部门的评估,她领到了6000多元的赔偿款。
民生为本,教育为先。教育投入是嫩北农场几届领导班子的永恒主题。2013年,嫩北农场投资700万元修建子弟校塑胶体育场。蓝天白云下,绿色的塑胶操场,标准的400米跑道,使人禁不住想上去打几个滚儿。2014年,农场又新建个高标准的学校灯光篮球场。偏僻的农场学校里,孩子们享受到了大城市学校才有的硬件设施。
为彻底改变教育园区房屋漏雨等问题,今年,嫩北农场投资300万元,对子弟校三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实施"平改坡"改造工程,对一栋建于20年前的教学楼进行"门窗更换"。同时,对学校供暖管线、上下水进行全面改造…….暑假过后,孩子们将在整修一新的教学环境里上课。
嫩北农场是个贫水区,吃水难一直困扰着这里的人们。2014年,农场投资240万元,完成全场给水主管线并网建设;投资180万元,把地下陈旧的供水管线全部更新,缓解群众吃水难的问题。6月18日,农场班子会上,场长蔡建华向全场人民承诺:"虽然嫩北农场是贫水区,但24小时的供水问题必须解决,现在就着手联系物探专业找水队伍,来农场进行深水井探测,计划打每小时出水量50吨的深水井两口,保证居民24小时供水。"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农场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实施扩充下水道、增高挡水墙、增设排水口等措施,使困扰农场多年的排水问题得以解决。
2014年, 农场投资25万元为商业店铺门前道路铺设彩砖,铺设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不仅使道路更加规范整洁,方便百姓出行,而且也进一步推动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
为解决农场没有灯光篮球场的实际,满足人民体育文化的需求。2014年,农场投资50万元在农场机关楼东侧新建两个灯光篮球场,8月13日,新球场投入使用,来自全场16个单位的篮球队首次使用上了这个亮丽现代的球场。农场还将投资120万元,在全场安装100套健身路径和体育器材。
如何解决"进城"后职工的就业问题,以及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推广中"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实现致富增收,富民强场,成为嫩北农场党委实施的又一重点民生工程。
根据农场的地域和资源优势。2011年,农场引资3141万元建立了鸿兴公司嫩北鹅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并制定多种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的养殖积极性。鼓励中低收入户每年养殖大鹅20万只以上,每只予以4元的补贴。
2013年,农场有35户职工发展大鹅养殖,最大的1户养殖规模达两万只,最少的养殖户也在2000只,每只鹅的效益在15-20元。2014年,养殖大鹅户增加到46户,饲养大鹅总数达到30万只。为百姓增收400万元以上。同时,嫩北鹅业还新上了屠宰和肉食加工等项目,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建设现代化牧场,加快奶牛业发展,打造畜牧业半壁江山,已成为农场党委为民服务的又一"阵地"。
近年来,农场在畜牧业的投入已达亿元。畜牧产业成为农场继农业之后安排职工最多的产业。全场围绕这一产业服务和就业的职工达1200多人。
为使更多的职工有业可就,2014年,农场引资5000万元,建设占地2.6万平方米,年处理能力10万吨的粮食处理中心,建设日加工能力100吨的笨榨油厂,这两个项目的投产将安排农场职工60就业多人。
引资6000万元,黑龙江省龙铁嫩北新兴建材有限公司,把煤矸石变废为宝,年生产8000万块烧结砖,拉动就业100多人。
一笔笔民生投入,温暖着百姓的心田。为人民服务,让百姓幸福,已经融入嫩北农场党员干部的血液,成为始终不变的执着追求。
爱心行动洒真情
党心连着民心,爱心温暖人心。
从机关到管理区,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百姓,一股爱的暖流在嫩北不断涌动。大家纷纷向困难群众伸出友爱之手,共同谱写一曲爱的乐章。
为使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嫩北农场成立了"职工群众共富行动帮扶基金会",实行专款专用。对那些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但缺少资金的低收入户实施"造血式"帮扶,并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项目。通过无息滚动帮扶的形式,解决低收入户项目资金紧缺问题。
场长蔡建华、党委书记李江带头出资每人4万元,农场机关干部共61人,筹集帮扶资金40余万元,帮助17户困难职工群众解决了资金难题,架起了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的连心桥。
"我捐50,我捐100!"2014年4月25日,全场党员干部又通过"爱心一日捐"的方式筹得扶贫资金61500.00元。重点对那些无劳动能力的实行"输血式"帮扶和资助。第二农业作业站的孟凡昌身患重病,支部党员干部伸出援助之手,捐助4220.00元。
嫩北农场子弟校的双胞胎王忠智姊妹俩学习优秀,父母靠打工为生,家庭生活困难。面对即将升入高中后的学费问题,姐妹俩在继续求学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场长蔡建华得知情况后,亲自来到她们家里了解情况,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好好学习,主动提出与她们结成助学对子,并为她们送来了5000元钱。
领导的关心让姐妹俩倍受鼓舞,如今,姐妹俩不仅双双考上了九三一中,妹妹王忠慧更是考出了总分674.4分,全局第二名的好成绩。
第一畜牧养殖区职工崔国宝,家里5口人,赡养的两位老人都没有工资来源,家里生活非常贫困,是农场党委书记李江2013年的帮扶对象,也是农场结对帮扶活动的重点扶持户。在帮扶行动中,他利用李江借给他的1万元帮扶资金和农场3万元无息创业贷款种植了15亩西瓜和50亩基本田。同时,农场党委还帮助他联系代耕土地,帮助他多渠道增加收入,从而使他一举摘掉了低收入户的帽子,他激动地说:"感谢农场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帮助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第二畜牧养殖区的张会有成为了李江书记2014年的帮扶对象。张会有媳妇股骨头坏死,农场为他提供无息贷款4万元。帮他种了7垧地,管理区还为他安排了一些零活。每天能有一些固定收入。
与张会有极为相似的丛龙海是第三管理区的职工,因患全身性风湿,重活干不了,孩子在外上学。农场副场长张志国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农场为他提供了两万无息贷款。管理区给他安排了一些垃圾清理的"俏活"。
"今年我种了几垧地,还买了10来只羊。没有农场和管理区的帮助,我活不了今天"。谈起自己经历的一切,丛龙海眼含泪水,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景,更是嫩北农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
真心服务为人民
翻开嫩北农场第二畜牧养殖区党支部书记曲忠伟的民情日记,上面清晰地记录着百姓的呼声与需求。
民情日记设"时间、地点、群众姓名、承办人、事由、所属类型(即办件、承诺件、补办件、上报件、建议件)"解决情况、解决时间、回访情况、时间等内容。
"我这记得不全,有些事办完了,忙忙乎乎也没记。"曲中伟轻描淡写。
而在这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党支部一班人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一名60多岁的老人,因为诸多原因一直没有房照,为办理房照,老人找到党支部。要求补办房照。
"我给你办"。为了给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办房照,曲中伟多次到农场、管理局咨询,仅九三管理局就去了三次。终于使老人如愿以偿。
低保户佟海涛,是管理区重点关注的对象,佟海涛大儿子生下来就是脑瘫,二儿子7岁时发现得了白血病,孩子一年看病花销十多万元。管理区积极向上反映,为佟海涛争取大病救助金及各种特困补助。并帮助他申请种地贷款,使他有了一定的收入。
对于老百姓而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如同一杯热茶,散发着清香,传递着热量。
"感情系在爱民上,本领使在富民上,形象树在利民上,作风立在为民上"。走进宽敞明亮的嫩北农场为民服务大厅,"水费、电费、取暖费、物业费、计划生育、再就业"等一站式服务,让你感受到服务的方便与快捷。
每天,都有不少老百姓走进这个大厅,得到社区人员满意的答复,优质的服务。
在嫩北,每个住户还拥有一个"便民服务卡",这个小小的折叠式卡片里,涵盖着"公共服务、维修服务、超市服务、餐饮服务、米面粮油、医疗保健"等8大服务板块,40多个电话号码。
便民服务卡, 真情暖民心。"有了这个便民服务卡,真是方便多了"。农场蔬菜园区的马广礼深有感触,前不久,老马所住的楼房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停电,一个电话打给了农场供电局,很快就派来了人进行了检查与维修。
张贵财是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多年来,他发挥他的优势,及时调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农场党委因势利导,以人民调解为核心,成立了"老张工作室"。
2014年年临近春节,馨悦小区19号楼的两个住户,因为邻里间的纠纷大打出手,经过"老张工作室"的调解,最后双方重归于好。
2014年4月的一天,老张通过信息员反馈,一户住户两口闹离婚,但却谁都不要孩子。老张闻讯赶到他家,"连着去了四五天",终于使两人和好。老张还为男方安排了社会公益性岗位,当上了一名环卫工人。
近两年,经"老张工作室"调解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达28件。
已经在畜牧战线工作20多年的李忠,是一名远近闻名的老兽医,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由于"人好加活好",深得广大养殖户的信赖。
"我们给他命名为李忠创新工作室,就是他业务好,水平高,在奶牛饲养技术方面走在大家前列"。管理区支部书记薛喜文介绍。
"也没啥创新的"。李忠不好意思地笑了。"为养牛户服务是真的,只要大家有需求,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奶牛得了隐形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的质量,也影响产奶量。去冬今春,李忠逐个奶牛户宣传,隐形乳房炎的防病知识。
"刚开始不认,老百姓说,看着好好的,治什么乳房炎?李忠的"不厌其烦"的巡讲,终于使大家接受了这个事实。通过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使李忠所在的奶牛小区产奶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李忠还热心帮助养殖户。养殖户张群,从养奶牛25头发展到现在的40多头,三年前,张群想买个榨奶机、缺点资金,找到李忠,李忠二话没说,借给他1万元钱。
老张调解室、李忠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不是名字上的作秀,而是一个个实打实的服务品牌。
像张贵财和李忠一样,在嫩北,广大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心怀百姓,爱岗敬业,为民服务,身先士卒。
王军,嫩北农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2013年6月,50年不遇的洪水逼近他所在的第一管理区北河居民点,在紧急关头,他用自家的拖拉机,把居民点内的老百姓和粮食安全地转移了出去,而自家的屋内设施和仓房粮食却被洪水淹没。
有危险,你们撤,有困难,我先上。危难时刻方显忠诚本色,王军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最美九三人"是对王军最高的褒奖。
王立军,嫩北农场第一畜牧养殖区主任,这个畜牧养殖区管理着不同地方的五个居民组。辖区内还有一个农场引资建设的大型现代化煤矸石砖厂。
为让更多百姓的有钱赚。王立军找到砖厂厂长,与他们洽谈"劳务输出",使20多名第一畜牧养殖区种地户成为了砖厂工人,平均每人月工资3000多元。
走进嫩北农场第二管理区,这个垦区有名的管理区头上罩满了光环: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民主与法制示范村。
"面对着满屋的荣誉奖状,去年新组成的管理区班子感觉到了压力:这压力是啥?就是如何带领老百姓致富,如何让老百姓更幸福,如何把这面红旗扛下去!"
近年来,随着垦区小城镇建设的加快,许多管理区职工成为了"候鸟一族",夏天在管理区种地,冬天回场部居住。以第二管理区为例,夏天有住户300多户,而冬天只有60多户。
一个新问题接踵而来。由于冬天住户减少,有的一栋房只有一两家居住,而这居住的多数属于老弱病残者,"一户自来水冻,全栋住户没水喝"的问题十分突出。
一枝一叶总关情。经职工代表会协商,管理区从"一事一议"资金中拿出6.5万元,对老房子进行自来水分户改造补贴。每户补贴500元,个人出资600元。去年已完成改造100户,今年完成改造30户。
水,喝在嘴里;渴,解在心中。68岁的老职工马兴亮兴奋地说,"这下好了,冬天我再也不为吃水发愁了!你们党支部真是为大家做了一件大好事!
第二管理区主任赵连城说:"啥时候都得为老百姓着想,给老百姓办点实事,老百姓才能欢迎你。"
嫩北农场第二管理区只是嫩北农场的一个缩影。与第二管理区取得的荣誉一样,近年来,嫩北农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不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农场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状"、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乡镇"、"总局农业标准化提升标兵"、"高产创建先进单位"、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单位、"以及" 管局三年经济综合发展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2011年农场职工书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职工书屋";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农机标准化标兵农场"。农场党委还被黑龙江省委、黑河市委评为"三创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关工委评为"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共建活动先进党委"、"关工委工作先进单位"。
这一串串的荣誉,无不彰显出该场党委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凝聚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血与汗水。
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希望同在。在新的形势下,面对着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嫩北农场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征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王胜 孙丽霞)
稿件来源:九三发布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张宏雷到各农场检查指导农业生产工作
下一篇: 七星泡农场"民情流水线&quo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九三发布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九三发布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大西江农场开展“双盲”演练,30秒内启动全员响应机
- 九三分公司部署春耕攻坚:聚焦“四个农业”推动稳产增
- 任世军调研建边农场:统筹春耕备耕与森林防火 夯实
- 九三实施“安全飞检”制度,问题整改率纳入年度考核
- 九三分公司高标准农田建设再提速
- 知行合一促发展 九三将作风建设融入中心工作
- 政企协作战贫困 九三创新老区帮扶机制
- 北国粮仓打通"最后一公里" 九
- 王福赴北大荒商贸(收储)集团进行合作对接
- 以上率下抓整改 九三领导班子签定作风建设承诺书
- 九三携手科研院所攻关黑土地保护技术
- 大西江农场建成VR安全实训馆,年培训突破5000人
- 哈拉海农场有限公司开展作风建设大起底行动
- 红色基因激活经济 九三老区打造文化振兴样板
- 制度治本筑防线 九三出台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 青春力量涌流 九三老区激活青年创业生态
- 七星泡农场加速推进智能灌溉系统工程
- 任世军强调深化“两供两治一业”属地协作
- 九三分公司启动“十日攻坚”保春播质效
- 九三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建生深入基层督导备春耕工作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