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 > 农业资讯 > 动态正文

三原蝶变:一座关中古城的现代化突围之路

⏰ 发布时间:2025-04-23 📝 稿件来源: 新疆兴农网 🔥阅读指数:2PV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齐巨儒 闫瑜涛

在广袤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有一座千年古邑——三原县,正秉持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三原县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坐标,以2024年51.54亿元的城市建设投资为笔触,在老旧街区改造、生态治理、文化传承间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图景。这座兼具历史厚度与创新锐气的县城,如何在城镇化浪潮中破解“成长的烦恼”?又如何让“城”与“人”实现双向奔赴?

E: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31227160952.jpg

上图为北极宫改造前照片

破茧:用规划重塑城市发展内核

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蓝图上,三原县的城市开发边界悄然拓展了5.79平方公里。这绝非简单的数字扩张,而是一次对城市发展基因的深度重塑。规划团队在东南片区的整合开发过程中,创造性地引入了“针灸式更新”理念。一方面,精心保留了城隍庙片区珍贵的历史肌理,守护住城市的历史文脉;另一方面,着力将高新五路打造成产城融合的示范轴,推动产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这种巧妙融合“新旧对话”的设计理念,让21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成为传统与现代完美交织的试验场。

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数字更具说服力:在50条背街小巷的微改造项目中,设计师们与居民进行了多达87场恳谈会,充分倾听民意,确保改造贴合居民需求;8057套保交房的背后,是“专班蹲点 + 资金穿透”的创新保障机制,为居民的安居梦想保驾护航;净水厂项目采用全地埋式设计,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同时,还释放出3万平方米的地面空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些数据深刻反映出城市建设从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向“精准更新”理念的思维跃迁。

E: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0409182820.jpg

上图为北极宫改造后为清河南岸滨河文化街照片

焕新:于历史传承中探寻发展密码

当清河南岸滨河文化街一期工程华灯初上,非遗传承人李师傅的皮影工作室迎来了首批研学团队。这处巧妙融合了关中民居元素与现代玻璃幕墙的建筑群,无疑是三原文化觉醒的生动缩影。鲁桥镇积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背后是对33处历史建筑进行的细致数字建档,以及“修旧如旧”工匠传承体系的精心建立,让历史建筑在新时代得以延续生机。

E: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0409181309.jpg

上图为农行干校口袋公园改造前

更值得关注的是,城市更新过程中处处彰显着“民生温度”。在政府街改造中,创新采用“商铺轮休施工法”,使商户的日均损失降低了70%,在推进改造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了商户的利益;农行干校口袋公园建设时,特意保留了百年皂角树,这棵树成为居民心中的情感地标,承载着大家的回忆与情感;智慧停车系统与5000个新增车位的协同配合,让医院周边的拥堵指数下降了42%,极大改善了交通状况。这些细微之处充分印证着城市治理从传统的“管理”理念向“服务”理念的深刻蜕变。

E: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0409182214.jpg

上图为农行干校口袋公园改造后

突围:破解县域发展的时代命题

面对旅游要素短板这一现实问题,三原县的应对策略颇具深意。它没有盲目跟风新建星级酒店,而是另辟蹊径,培育“城隍庙民宿聚落”,将27处明清院落精心改造为特色民宿,同时同步开发“三原小吃非遗路线”。这种“轻资产、重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让过夜游客量同比增长了163%,为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资金困局面前,县城建投的创新融资举措令人眼前一亮。通过创新“片区开发 + 土地增值”模式,成功发行15亿元城市更新专项债,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管网改造,试图用市场化手段激活沉睡的公共资产,有效破解了对财政的过度依赖,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E: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0409182813.jpg上图为北极宫改造后为清河南岸滨河文化街照片

未来:智慧城市的县域表达

站在2025年的起点,三原县已绘制新的蓝图:投资1.78亿元改造69个老旧小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设5.01公里雨污分流管网,让清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启动“数字孪生城市”项目,实现市政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值得期待的是,总投资4.8亿元的西郊水厂投用后,将惠及8万居民,彻底解决南部平原区用水难题。

在陵前镇,光伏农业大棚与冷链物流中心交相辉映;在西阳镇,航空零部件产业园吸引11家头部企业入驻。这种“主城提质、乡镇赋能”的发展格局,让三原县在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9.8亿元,城镇化率攀升至65%。

从池阳大街的立体交通到清河岸边的滨河步道,从智慧停车系统到“口袋公园”的鸟语花香,三原县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独有的节奏,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荣。当新龙桥的灯光照亮千年古城,当保交房户主拿到钥匙的笑脸绽放在晨曦中,当宏道中小学的书声与高新区机器轰鸣共鸣,三原的答案逐渐清晰:县域城市的现代化突围,并非对大城市的简单模仿,而是要在本地历史文化脉络与时代发展潮流的共振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进阶之路。

稿件来源:新疆兴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一季度宝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 顺利

下一篇: 陕西商南:智能加持焕新韵 茶香满溢“科技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新疆兴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新疆兴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3190-9123  举报邮箱:jb#rxfm.cn (使用时将#号改为@)

Copyright © 2009- rx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