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女“飞手” 订单接不停
4月中旬,冀东农村的大田里,春小麦泛起层层绿色“涟漪”。
在唐山市玉田县亮甲店镇韩河东村广袤麦田的上空,一架农用无人机划出优美弧线,精准喷洒着农药——操作这台智能设备的是该县林头屯乡邱家屯村女“飞手”褚亚昆。
检查电池、配比药剂、设定航线,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载重50公斤的农用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航线,从田埂上腾空而起,在距地面2米的低空展开作业。整个操作过程中,褚亚昆从容自若、沉稳干练,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别看小褚是个女‘飞手’,在我们这儿可是出了名的‘老飞手’,不仅飞行技术好,而且化肥农药知识懂得多,不提前预约都‘抢’不到。”现场,种植户郭泽军笑着说,“过去10亩地靠人工打药要忙一整天,现在小褚操作无人机5分钟就搞定,智慧种田真给力。”
“要不说这科技‘慧’农更惠农呢!”执行完喷洒作业的褚亚昆笑着说。
5年前,别说帮人种田,家里的100多亩地还是压在褚亚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父母年纪大了,种田越来越吃力。我一直在外做服装生意,根本不会种田。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接过父母的‘接力棒’。”褚亚昆说,一次,家里雇用“飞手”进行施肥作业,高效、精准的作业方式让她眼前一亮,当即决定从这个方面入手。
当时,一台无人机需要5万块钱,褚亚昆一点儿没心疼“拿下”。有了无人机,褚亚昆第一时间报了县里的无人机培训班。下课后,她在自家的田地每天练习操作。2020年4月,她通过考试成为乡里第一位持证上岗的女“飞手”。
“当了女‘飞手’,种田是真爽!”现场,褚亚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100亩小麦为例,往年打农药需要4到6人,算上农药消耗,总成本约850元,而如今使用无人机仅需一人,用药成本仅70元左右,总成本约300元。如今,褚亚昆家的小麦亩均增产200余公斤,种植亩数从100余亩增加到了300余亩。
娴熟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实操经验,让女“飞手”褚亚昆的名字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邀她为农作物打药,褚亚昆“单约”不断。如今,仅靠无人机作业,褚亚昆一年净收入就能达到十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飞行次数679次、飞行时长22.5小时、管护农田1678.3亩………在褚亚昆的手机里记录了她今年以来的飞行数据。“现在,正是村里小麦拔节孕穗时节,也是无人机喷药防控最忙的时候。”褚亚昆说。
正说着,一个预约电话打了过来。将近百斤的无人机固定在手推车上,一抬、一推“送”进车厢,把用来配药的塑料桶放在车厢一角……褚亚昆利落地收拾好工具,奔赴下一片麦田。(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稿件来源:中国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湖南江华: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 打通农民增
下一篇: 津郊番茄产业提质升级结硕果——2025年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中国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中国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乡村更美 经济更旺 重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迎双丰收
- 今年截至目前 新疆造林绿化储备苗木达4.6亿株
- 农机产销旺
- 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
- 甘肃“药食兼用”中药材畅销海外
- 不误农时不负春——双辽市全力推动备春耕工作记事
- 补贴范围再次扩大!兵团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种类增至27
- 2025茶祖节暨湖南(古丈)茶文化旅游节组委会举行
- 京津冀深化农作物“智慧植保”协同发展
- 胜利农场有限公司科技赋能 提升春耕效率
- 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投身农业强省建设的底气和信心——访
- 天津宝坻推动优质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
-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泡田整地标准高 “唤醒”黑土待插秧
- 稳定粮食生产 发展乡村产业 夯实基层治理 常德多管
- 首次走出亚洲!昌江阿鲁斯网纹瓜出口至加拿大
- 发展鱼菜共生高效农业
- 兵团按下春播工作“快进键”
- 吉林洮南:制种大县的“丰收密码”
-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投用 19.4亿元打造京津冀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