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培育1820名“头雁” 乡村振兴带头飞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走进宁安市海浪镇庆城村的玫瑰园,负责人王经典已经开始为今年的玫瑰生产做起了准备工作。就在去年,他拥有了一个新身份:乡村“头雁”。起因是他作为学员参加了黑龙江省2024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东北农业大学一个月的培训经历让他难以忘怀。
“老师给我们传授了发展乡村产业的干货知识,同期和往期学员的交流也扩展了大家的交际圈,还有定期的省内外考察学习让大家拓宽眼界。”让王经典高兴的是,东北农业大学的园艺专家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提供长期技术指导。
如今,在王经典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周边十多户村民纷纷加入玫瑰花种植的行列,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到3万元,同时吸引了周边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有了具象化呈现。
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我省依托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三家涉农高校,目前已累计培育1820名“头雁”,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推动三所高校发挥各自学科、师资等方面优势,通过采取“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4个一”培育模式,围绕设施农业、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等方向分设14个班级开展线下集中授课,组织省内外考察31次,291名导师对学员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创新培育模式是提升“头雁”培育质效的一大关键。东北农业大学打造“育农”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导师见面会、产业大户访谈、优质农产品展示会等活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打造“国内名师直通车”“典型头雁做老师”名师课堂,开展“百名学子访头雁”“头雁标兵进课堂”等活动,设立“头雁”工作站。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建立农业科技基层服务站,预计5年内在全省设立1万个头雁工作室,面向全省的乡镇村屯提供技术服务。
此外,我省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作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形成省直相关部门联动,省、市、县三级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予以扶持的指导意见》,明确6大类20条政策扶持举措。未来,我省将在拓展培训内容、丰富课程设置、学员跟踪服务上持续发力,推动培育工作走深走实,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持。(黑龙江日报记者 梁金池)
稿件来源:中国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石谋军在榆中县调研春季农业生产时强调 抢
下一篇: 探访京郊韭菜温室:“春季第一菜”背后的科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中国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中国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乡村更美 经济更旺 重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迎双丰收
- 今年截至目前 新疆造林绿化储备苗木达4.6亿株
- 农机产销旺
- 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
- 甘肃“药食兼用”中药材畅销海外
- 不误农时不负春——双辽市全力推动备春耕工作记事
- 补贴范围再次扩大!兵团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种类增至27
- 2025茶祖节暨湖南(古丈)茶文化旅游节组委会举行
- 京津冀深化农作物“智慧植保”协同发展
- 胜利农场有限公司科技赋能 提升春耕效率
- 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投身农业强省建设的底气和信心——访
- 天津宝坻推动优质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
-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泡田整地标准高 “唤醒”黑土待插秧
- 稳定粮食生产 发展乡村产业 夯实基层治理 常德多管
- 首次走出亚洲!昌江阿鲁斯网纹瓜出口至加拿大
- 发展鱼菜共生高效农业
- 兵团按下春播工作“快进键”
- 吉林洮南:制种大县的“丰收密码”
-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投用 19.4亿元打造京津冀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