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生金、生态生金 于家务:退林还耕激活“绿色银行”
京郊四月,机械轰鸣声划破于家务集体林场的宁静。在枣林村南侧255亩退林还耕地上,裹着草木灰的土豆种搭乘智能播种机扎进沃土,滴灌管网如毛细血管般在覆膜下延伸,一场科技与生态交融的春耕实践正在上演。
走进连片规整的田垄,工人们正将裹着草木灰的土豆种均匀播撒。“利用农业科技知识,再加上传统种植方法,能让亩产增加15%左右。”林场技术负责人陈学永托起一粒包裹灰褐色“护甲”的种薯解释道,草木灰不仅提供钾元素增强抗病性,其碱性特质还可抑制地下害虫,配合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和生物可降解地膜,较传统种植节水40%、减药60%,预计首批土豆6月下旬即可抢鲜上市。
田垄向西延伸,林间却是另一番景象——苍术、黄精等药材在乔木荫蔽下舒展枝叶。这种“上层林木固碳释氧、中层药材道地生长”的立体模式,大大增加每亩林地的综合收益。2024年林场已扩展林药种植至800亩,苍术等道地药材订单排至2026年,与林下辣椒、甘蓝等绿色蔬菜形成“长短期结合”的种植矩阵。
于家务集体林场构建的“退林还耕集约化种植+林下经济复合经营”体系,使1600亩土地化身“绿色银行”:洋葱、大葱等蔬菜年产值超70万元,林禽养殖带动近10户村民增收,生态养护岗位吸纳周边60余名劳动力就业。
“我们要让每片林子都变成‘生态存折’。”于家务回族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同步推进林果深加工、森林研学等三产融合项目,让林下生金、生态生金。(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 田兆玉)
稿件来源:中国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全省春耕生产暨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下一篇: 我省新增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中国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中国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乡村更美 经济更旺 重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迎双丰收
- 今年截至目前 新疆造林绿化储备苗木达4.6亿株
- 农机产销旺
- 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
- 甘肃“药食兼用”中药材畅销海外
- 不误农时不负春——双辽市全力推动备春耕工作记事
- 补贴范围再次扩大!兵团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种类增至27
- 2025茶祖节暨湖南(古丈)茶文化旅游节组委会举行
- 京津冀深化农作物“智慧植保”协同发展
- 胜利农场有限公司科技赋能 提升春耕效率
- 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投身农业强省建设的底气和信心——访
- 天津宝坻推动优质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
-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泡田整地标准高 “唤醒”黑土待插秧
- 稳定粮食生产 发展乡村产业 夯实基层治理 常德多管
- 首次走出亚洲!昌江阿鲁斯网纹瓜出口至加拿大
- 发展鱼菜共生高效农业
- 兵团按下春播工作“快进键”
- 吉林洮南:制种大县的“丰收密码”
-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投用 19.4亿元打造京津冀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