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产业协作谋实招求实效 全力打造甘肃省镇原县草畜产业集群
天津市静海区立足甘肃省镇原县产业实际,秉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全力推动镇原县草畜产业(肉羊、肉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镇原县肉羊存栏量达74.03万只,肉牛存栏量达30.02万头,养殖规模居甘肃省庆阳市前列,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2025年,“静镇”两地继续深化产业协作,科学规划协作资金,精准谋划发展策略,致力于打造镇原“县域北部30万只肉羊绿色养殖基地、全省100万头高质量肉牛产业带”的特色草畜产业集群,推动镇原县草畜产业集群再上新台阶。
一、共建产业园区,带动肉牛产业发展提速
针对镇原县肉牛养殖产业呈现散户多、规模小的特点,“静镇”共商找准产业发展难点堵点,通过招商引资、繁育良种、联农带农等举措,精准施策带动肉牛产业发展提速。
一是招商引资育龙头。静海区通过产业合作招引中和澳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镇投资建厂,与镇原城乡融合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甘肃中民海富肉牛产业示范园。为支持园区做大做强,静海区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800余万元,建成了包含新品种研发等9大功能区块的优质肉牛繁育科技示范园。
二是繁育良种提效益。针对镇原当地养殖肉牛品种杂、育肥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静海区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从澳大利亚精准引进品质好、出肉率高、市场认可度高的安格斯良种肉牛,进行育肥扩群,目前肉牛存栏量达3500头。同时,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用于新建良种牛研发中心、研发新品肉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大大提高了当地肉牛养殖效益。
三是带农机制助增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养殖纯种肉牛,向养殖农户提供优质牛犊、冻配服务、技术指导、保底回购等全过程保障,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饲草种植和有机肥加工等产业。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2个村集体5436户脱贫人口增收,解决周边群众季节性就业100人左右,每年实现务工收入300万元。
二、扩大产业规模,推动肉羊产业发展壮大
立足镇原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静海区从政策支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产业联农三方面助力肉羊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是做实奖补政策支持。静海区不断加大产业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先后谋划出台了棚圈奖补、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补助、人工授精点奖补、屠宰补助以及保险补贴、青贮饲草补助、扶持贷款等一揽子支持政策,持续推动了肉羊产业上规模、快发展。2024年,维修湖羊养殖基地44个,建成棚圈148户1.64万平方米,屠宰奖补肉羊10614只,种植一年生牧草22万亩,更新种植紫花苜蓿20万亩,青贮饲草55万吨以上。
二是做强繁育体系建设。“静镇”协作支持盛裕德等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发展,助力引进优良品种,健全良种扩繁体系。先后建成了孟坝万只奶山羊、三岔万只绒山羊、方山万只黑山羊、城关和开边万只湖羊繁育基地4处,引进纯种肉羊1.5万只以上,新改建人工授精点8个,推广“人工授精”改良技术和“三级二元”杂交繁育模式,实现年改良肉羊10万只以上。
三是做大联农养殖规模。为有效发挥传统种养产业的群众优势,改变“散种散养”局面,巩固拓展产业发展基础,“静镇”协作以带农联农为依托,强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合机制,经过加强技术培训、资金奖补、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等措施,推动农户高集中度、高标准发展养殖,大力聚合农户生产力,促进肉羊产业稳固提升。全县共培育存栏肉羊3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9700户,发展肉羊养殖户1.2万户,带动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三、补齐产业链条,提升草畜产业发展质效
为提升草畜产业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发展,静海区与镇原县协同发力,补齐建强产业链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补强加工链条。静海区通过产业合作,引进甘肃新静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7万元,建成国内先进的牛羊兔屠宰加工生产线各1条,使屠宰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有效提高了肉类品质和经济效益。静海区安排资金250万元,在镇原县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肉羊集约化育肥项目,为新静原屠宰企业提供稳定羊源,保障新静原屠宰场正常生产。
二是补齐冷链物流链条。静海区为镇原县采购冷藏车4辆,修建冷库16座,保鲜库8座,显著改善当地冷链物流薄弱的状况,提高肉制品抗市场风险能力,提升了牛羊肉品牌品质。
三是补全交易链条。静海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86.7万元,新建肉牛交易市场1处,扩建活畜交易市场1处,有利于当地农户进行草畜交易,切实帮助农户增收。
四是延长产业链条。静海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895万元用于发展饲草产业,成立饲草料种植专业合作社,购入饲草收割、打捆加工等设备,采用土地流转方式种植饲草,按种植面积给予种植奖补。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带动饲草种植,草畜过腹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草畜肥循环利用,种养业双向互促,推动镇原种养业融合发展。
五是新建品牌链条。2024年,静海区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20万元,用于畜产品“甘味”品牌创建、品牌营销、产品推介等工作,有力提升了镇原草畜产品市场影响力。(中宏网特约作者 王敏)
稿件来源:中国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山东安丘:科技种出致富田
下一篇: 发展鱼菜共生高效农业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中国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中国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乡村更美 经济更旺 重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迎双丰收
- 今年截至目前 新疆造林绿化储备苗木达4.6亿株
- 农机产销旺
- 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
- 甘肃“药食兼用”中药材畅销海外
- 不误农时不负春——双辽市全力推动备春耕工作记事
- 补贴范围再次扩大!兵团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种类增至27
- 2025茶祖节暨湖南(古丈)茶文化旅游节组委会举行
- 京津冀深化农作物“智慧植保”协同发展
- 胜利农场有限公司科技赋能 提升春耕效率
- 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投身农业强省建设的底气和信心——访
- 天津宝坻推动优质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
-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泡田整地标准高 “唤醒”黑土待插秧
- 稳定粮食生产 发展乡村产业 夯实基层治理 常德多管
- 首次走出亚洲!昌江阿鲁斯网纹瓜出口至加拿大
- 发展鱼菜共生高效农业
- 兵团按下春播工作“快进键”
- 吉林洮南:制种大县的“丰收密码”
- 巫溪药香飘出深山 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方经济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投用 19.4亿元打造京津冀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