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侯青红酒:琥珀琼浆 千年风华
青红酒的原料主要是优质的糯米、红曲米和清水
在闽侯县,有一种酒,色泽清亮,呈琥珀之姿;品味时,浓郁醇香,口感柔顺绵长。这便是闽侯青红酒。
这是一杯历经千年岁月沉淀的佳酿,以其独特魅力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与心灵。它不仅融合了历史、文化与民俗,更成为闽侯人的乡愁寄托。
琥珀琼浆千年传奇
青红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年。那时,一名民间女子向闽越王无诸献上自酿的青红酒,色泽青红、醇厚诱人的美酒俘获君心。自此,青红酒便从民间走向王室,成为闽越王宫祭祀和婚嫁等重要场合的御酒。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永嘉之乱”以后,红曲由中原移民带入福建,红曲酿造工艺在八闽大地生根发芽。红曲酿造的闽侯青红酒源于唐朝,自宋朝开始盛行。闽侯青红酒被誉为“闽派黄酒的正宗”,得益于其复杂的酿造工艺、浓郁醇香的酒品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
酿造闽侯青红酒,原料选择极为严苛,需选用颗粒饱满、质地纯净的上好糯米。同时,采用福建独有的古田红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令其色泽鲜艳、香气扑鼻。此外,秘制药白曲也是酿造的关键材料,其配方独特,对青红酒的口感和香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酿造过程中,从糯米的浸泡、蒸煮、晾凉,到与红曲、黄酒曲的混合发酵,再到压酒、静置,每一步都需酿酒师傅的精心操作。特别是发酵环节,温度需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且需盖上木盖以防水蒸气回滴导致酒味发酸。发酵完成后,还需用传统压酒架分离酒液,并用田泥封坛静置数年乃至数十年。
青红酒的色泽也会随时间变化,新酿时为鲜红或褐红色,经岁月沉淀后,逐渐变为清亮黄调的琥珀色。这种变化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魅力,更让青红酒成为一件艺术品。
2018年,闽侯青红酒酿造技艺入选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制作完成的青红酒呈琥珀色,口感柔顺绵长
酒业变革 香飘四海
早在清代,每年冬至前后,闽侯家家户户都会自酿青红酒。进入民国时期,陶春酒库等酒厂应运而生,闽侯酒业初具规模。至1953年,闽侯县内个体酒业相继成立联营组织,从业人员超过80人,酒业规模进一步扩大。1955年,地方国营闽侯柑橘酒加工厂成立,成为闽侯首家全民性质的酒厂。20世纪50年代末,柑橘酒加工厂与闽侯第二酒厂、闽侯金山酒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闽侯酒厂,职工人数增至211人,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
1991年,闽侯酒厂改变传统坛装方式,率先推出饮用型瓶装青红酒,产品备受消费者欢迎。至1995年,该厂青红酒年产量已达1500吨,年产值超500万元。
1998年,闽侯酒厂改制为福建省宏盛闽侯酒业有限公司。宏盛酒业注重营销和品牌建设,经过十年快速发展,已成为年产青红酒7000吨、年产值6000万元的全省第一大黄酒生产企业。该公司生产的“青红”“闽江”两大品牌青红酒香飘四海。
承载乡愁 助力振兴
在闽侯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习惯将鸡、鸭、上排、猪蹄等食材加入青红酒中炖煮,去腥增香,让菜肴更加鲜美可口。同时,青红酒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它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糊精、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酯类物,被誉为“液体蛋糕”,具有低糖、原味、本色三大特色,老少皆宜。
青红酒之于福州人,如同葡萄酒之于法国人、伏特加之于斯拉夫人。无论是婚嫁、祭祀还是日常小酌,青红酒都不可或缺。那句“上花轿,喜鹊叫,新郎新娘交杯酒,洞房就是青红窖”的民谣,生动描绘了青红酒在福州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青红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承载着福州人对家乡的记忆与情感,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近年来,青红酒文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位于侯官村的宏盛酒业与侯官村两委合作,共同开发青红酒文化。在侯官古街入口处,一座青砖黛瓦、红灯笼高挂的中式建筑格外醒目,古色古香的招牌上“青红”二字引人注目。这便是宏盛酒业在侯官设立的青红酒专营店,店内陈列着各种精包装的青红酒。
“未来,我们计划在大学城和福州市区开设更多店铺,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青红酒的魅力。”侯官青红酒专营店负责人王国顺表示,侯官村正在筹建青红酒博物馆,游客将能在这里了解闽侯青红酒的发展历程,体验青红酒的制作过程,品味闽侯青红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闽侯廷坪乡,青红酒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助力。比如,广坪村两村组织成立“廷坪红”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为村民提供就业,一方面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今,该村希望借助青红酒的推广,谱写农文旅资源融合的新篇章。
青红酒制作流程:
①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锅中,进行蒸煮。
②蒸煮好的糯米需要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便接种红曲菌。
③冷却后的糯米与红曲充分搅拌混合,使红曲菌均匀附着在糯米上。
④待糯米和红曲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放入布袋或压榨机中,榨出青红酒原液并装入坛中。
⑤用田泥密封坛口,并用秸秆和谷壳包裹酒坛。
⑥将坛装酒煮沸,整个炙酒过程持续两天两夜。
稿件来源:中国农网
文章作者:陈木易 林双伟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福州连江多举措打响“世界渔都·福州连江”
下一篇: 长乐民间艺人传承梅花剪纸艺术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中国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中国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九三重构农业盈利模式
- 九三大豆深加工再落关键一子
- 定制农业背后的“人才攻坚战”
- 品牌赋能农业 九三联手打造“赛事IP农产品”
- 食品安全防线再升级 九三立下质量管控“军令状”
- 党建引领强根基 纪律整治促落实 为“三新科学院”建
- 协同发展再深化 九三与哈尔滨共筑农业创新共同体
- 九三与哈尔滨有限公司共绘定制农业新蓝图
- 科技赋能织密耕地安全网 多元共治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 锚定现代化大农业主攻方向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 “赛事+农业”双轮驱动 九三探索定制农业破圈之路
- 订单农业升级2.0版本 九三打造可追溯供应链体系
- 智慧仓储破解农产品“最后一公里”
- 一季度粮食进口有望明显减少 有利于国内粮食价格持续
- “疆字号”特色乳品何以火出圈
- 3月23日至26日北疆雨雪降温大风 南疆大风沙尘
- 库尔勒香梨:破局发展路在何方?
- 预计3月中旬气象条件对南疆春播、林果生长及北疆春耕
- 六大行动助新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 推动新疆能源高质量发展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