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现状及趋势
一、全球草甘膦抗性现状及面临的其他问题
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植物死亡。由于草甘膦优异的杀草活性、广泛的杀草谱、较低的土壤残留、较长的控草时间,加上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其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除草剂品种。然而由于长时间大量单一连续使用草甘膦,杂草的抗性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到目前已经公布了有31种100多个生物的杂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
我国分别于2006年、2011年报道了小飞蓬、牛筋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尤其是牛筋草已经在我国南方免耕种植区、种植园成为优势杂草和恶性杂草,其抗性蔓延日趋严重,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另外,不同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有差异,有一些杂草对草甘膦的耐药能力较强,单一使用草甘膦不能有效防除,这些杂草包括通泉草、鸭跖草、黄鹌菜、马齿苋、鼠曲草、铁苋菜、田旋花、苣荬菜,等等,对这些杂草的防除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现状
截止目前,我国学者共报道了7个生物型6种杂草对百草枯或草甘膦产生抗性。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牛筋草已经演化出对草甘膦和百草枯两种作用机制的抗药性,已发展至多抗性阶段。
三、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演化趋势
总体来讲,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发展将呈现两个显着特点:(1)杂草抗性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发生速度越来越快,抗性杂草种类越来越多,同一种类杂草抗性越来也多样化;(2)多抗性、非靶标抗性杂草将是抗性发展的主要和最终形式。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美国加州限制氯化苦在草莓等作物中的施用
下一篇: 四川三台:农业局开展农药试验示范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法国农药用量削减计划进展不利 原定目标被推迟7年
- 河南省化学农药产量全国第三
- 农业部农药鉴定所领导到陕西洛川调研
- 探索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机制
- 百草枯母药市场或提前进入“没落时代”
- 让农药市场淡季不淡
- 北京:农药管理部门开展假农药排查
- 使用违规农药可被拘留的的新依据
- 农业部: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
- 农药品牌效应如何提升?
- 化肥农药:调转将现新拐点
- 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现状及趋势
- 农药行业今年上演两部重头戏
- 固原提高农药检测覆盖面
- 引领中国农药行业新方向的七大因素
- 俄罗斯研制出提高小麦发芽率的生物制剂
- 美国加州限制氯化苦在草莓等作物中的施用
- MBI生物杀菌剂标签扩展获加拿大批准
- 浅谈农药营销渠道
- 全国杀菌剂论坛为行业发展把脉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