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农民养千万只蝗虫 卖广州商人做食材
龙口镇位于鹤山市北部,是丘陵地带,"七山一水二分田"。松岗村在龙口镇中西面,因村南山岗,俱植松林得名"松岗",现辖松岗、麻岗、平山三条自然村,农业用地1530多亩,常住人口1414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
松岗是名副其实的小山丘陵地区,处处青山绿水。6月19日中午,记者驱车来到松岗村委会。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村委会副主任李海文带路到麻岗村采访养殖户李伯。
青山绿水,阡陌交错,宛若世外桃源。李伯三个养殖蝗虫的塑料大棚建在田边。大棚边搭了一间休息的小屋,烈日炎炎,李伯躺在椅子上睡午觉。见到有人来访,立刻起身,一边带领记者参观塑料大棚,一边绘声绘色讲述养殖经。
数万蝗虫起飞景象壮观
三个塑料大棚,一个养成虫,两个养幼虫,其中成虫大棚里有大约3万只灰中带黄的蝗虫。
为了防止蝗虫逃跑,大棚里外装了两层,里层纱网,外层塑料膜。由于天气炎热,大批蝗虫飞上纱网遮荫。大棚内有左右两个木架,上面放了许多象草。象草柔软多汁,是一种高蛋白高产牧草。李伯在附近种了一大片,专门用来喂蝗虫。
"蝗虫喜欢吃带甜味的草,象草是主料,冬天喂黑麦草,草鱼吃的草料它都爱吃,再配一点麦皮当零食,基本上就够了。"正值中午,李伯拿出一个铁桶,拌上麦皮,拉开纱网拉链门,走入大棚喂食。
大棚好比一个军用飞机场,李伯闯入,惊起数万只蝗虫起飞,景象颇为壮观。当李伯把麦皮撒在地上,"机群"迅速降落,几乎遮盖了整个地面。
每年出产上千万只蝗虫
两个幼虫大棚,一个已经孵化出黑色的小蝗虫,一个还在等待孵化。
李伯把虫卵和木渣混合在一起,放入10多个盆子里,大棚里面挂了一个温度计,显示棚内温度是44摄氏度。"30多摄氏度最好,现在太热,每天要浇水降温,到了秋冬季,温度低了,又要加热。"李伯说,蝗虫怕冷不怕热,去年冬天,因为气温突降,导致部分蝗虫冻死,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是相对于养猪来说,养蝗虫容易多了。李伯今年60多岁,30岁左右就开始养殖母猪贩卖猪仔。
"这几年,养猪老是亏本,蝗虫养殖成本低,只是吃草。"李伯说。蝗虫的生产周期不固定,气温暖和,40天一批,天冷,需要2-3个月。
李伯的三个大棚,面积均为60平方米,一年养殖4-5批,一个棚一年产出大约1000斤。"一斤大约300个,一个棚一年大约30万只。"松岗村委会副主任李海文也是蝗虫养殖户,他说,三年前,村民李活强从电视上看到养殖蝗虫的节目后,开始养蝗虫,到现在松岗村有10多个养猪户改行养蝗虫,每年出产蝗虫3多万斤,约合1000多万只。
拟建立"蝗虫养殖基地"
"蝗虫是高蛋白昆虫,比蜂蛹还有营养,油炸着吃,味道很香、很美味。"李海文说,成年蝗虫除掉翅膀后,用开水烫过,蝗虫会排出粪便,然后油炸,再放入辣椒、葱蒜,加入一点盐,就是营养丰富的下酒好菜。
李海文说,村民养殖的蝗虫由广州商人收购,主要用作加工食物等。收购商开车来到村里,蝗虫用纱笼装好上车。"成虫用纱笼装,天冷一笼装10斤,天热只能装7斤,怕闷死。"李海文说。
蝗虫的收购价有涨有落。"一般一斤在50-100元之间,公的贵一点,母的便宜。"李海文说。
松岗村是鹤山市政法委定点帮扶的贫困村。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养殖蝗虫,吸引了鹤山、江门农业部门来考察。"我们准备向上级申报,建立一个蝗虫养殖基地。"李海文说,松岗村环境好,建立养殖基地,还可以吸引游客来参观,前几天,他一个朋友的小孩来玩,还用矿泉水瓶带走了几只回家养。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湖北恩施发展特色野猪产业
下一篇: 非洲珍珠鸡野养武陵山森林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贵州从江香猪出口已备案 国外也能吃上香猪肉
- 临川:蜜蜂养殖产业助力200蜂农增收致富
- 浙江临海灵江捕到的野生娃娃鱼已放归自然
- 山西阳泉首次引进貉子特种养殖
- 辽宁西丰县:鹿业谋发展
- 武汉江夏:男子卧室非法养娃娃鱼 楼板滴水邻居家露馅
- 湖南桃江:人工放养娃娃鱼 半年增长1.5千克
- 江苏泰州:老农养水蛭一年收入几十万元
- 贵州安顺市街头有人卖娃娃鱼
- 关于“泸州大学生带头养香猪 为村民谋增收新路”的思
- 安徽太和县:黄梨树下养鹌鹑 1亩收入2万元
- 制革业华丽转身 浙江平阳获中国宠物用品出口基地称号
- 广西玉林容县一酒店经营娃娃鱼被质疑
- 内蒙古通辽市:养殖门外汉如何成了行家里手?
- 特色养殖业已经成为兰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 山东泰安岱岳区畜牧兽医局送技术给蜂农作为新年贺礼
- 江苏金湖:青年农民养殖狐狸 创“北狐南养”传奇
- 西林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新疆吉木萨尔县农民养狐狸年收入10万元
- 贵州平塘退伍军人黄元峰人工养殖硕大娃娃鱼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