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 > 直属企业 > 九三正文

大西江农场:"循环"废料为宝 转型节本增效

⏰ 发布时间:2015-05-05 📝 稿件来源: 九三发布 🔥阅读指数:2PV

  九三发布(马文洲 赵吏)传统经济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的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而循环经济是通过产业升级、技术革新来拉长了企业产业链变废为宝,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实现节本增效。近年来,大西江农场通过发展循环产业,在多个领域构建"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的"绿色"增长。

  在大西江农场污水处理中心,CASS生化反应池正在处理由农场下游收纳的生活污水。收集的污水是通过现代生物CASS技术进行处理,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硝化和除磷,沉淀后排出上清液,沉淀的废料可用在农业生产上,做为有机肥使用,实现循环利用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污水处理中心建成并使用以来,每天的处理量均在500吨左右,远远超过国家减排指标400吨的排放要求。处理后的污水经过上级环保部门检查已达到直接向江河排放的标准,有效保护了该场下游的地下水资源。

  发掘"污水"潜力, 构建"循环体系"。大西江农场依靠现代科技,将循环发展的理念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实现"绿色"增长。近年来,随着大型规模化牧场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在奶牛养殖事业的发展转型中集中体现,大量牛粪的集中产生令牧场处理起来十分头疼。牛粪简单堆放极易污染环境,发展沼气也并非高寒地区的适合条件。如何转换牛粪,变废为宝成为了大西江农场费心费力的难题。

  如果按照一头成年奶牛每天大约能排出60公斤左右的粪污极端,800头规模的绿野牧场,每天产生的污粪就高达50吨,而且每年奶牛的存栏数量都会增加近一倍,这样污粪处理将成为牧场一项重点、难点工作。

  绿野澳牛牧场党支部书记邢茂文告诉笔者,今年绿野澳牛牧场将启用新建成污粪处理中心,采用干湿分离技术,每天可处理1500头奶牛产生的污粪。

  干湿分离技术就是把收集的粪污进行分离处理,干燥的牛粪进行堆积发酵,可以用于牛床垫料,这样就节省稻壳、砂石、细沙等费用。剩下的还可以用作农田作为有机肥料,减少农田化肥的使用量;处理的污水可以进行反冲洗,用作牧场牛舍等冲洗工作。据了解,通过节料、节水,一年绿野澳牛牧场可以节省20到25万元的牛床垫料费用,每天还可以节水进80多吨左右。

  近年来,农垦大西江农场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将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依靠现代科技技发掘"循环经济"中的发展潜力,在构建"循环体系"的同时,实现了城镇宜居环境的提档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增长,实现合理转型。

稿件来源:九三发布

文章作者:马文洲 赵吏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管理局聚焦农业产业化系列报道

下一篇: 建边农场:有机酒业"加盟&qu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九三发布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九三发布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3190-9123  举报邮箱:jb#rxfm.cn (使用时将#号改为@)

Copyright © 2009- rx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