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光大棚进深山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位于大山深处的盖州市什字街镇牌坊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由50多栋油桃、葡萄大棚组成的设施农业小区在这个小山村悄然兴起。从过去种植大田玉米每亩收入几百元到现在发展高效农业每亩收入超万元,牌坊村村民们打心眼里感激一个人,他就是牌坊村党支部书记侯敏升。
在牌坊村南头,一排排温室大棚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银光,西侧空地上,刚刚打好混凝土基础的温室大棚还没来得及上钢筋骨架,地里一棵棵葡萄秧苗长势喜人。记者在这里见到了侯敏升,他正和村民侯恩胜忙着给葡萄秧苗打岔。看到记者来采访侯书记,老实厚道的庄稼人侯恩胜抿嘴笑着说:"这几年多亏了侯书记带领大家扣大棚,现在家里有2个油桃大棚了,今年5月份每个棚卖了6300多斤,毛钱3万多元,这不今年准备再上一个葡萄大棚。"
牌坊村有400多户村民,由于土地地力薄,过去一直以种植大田玉米、苹果为主要支柱产业,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5千元。如何破解山区百姓增收乏力的局面?侯敏升因地制宜,把盖州市归州、九寨等南部设施农业大镇的日光温室大棚生产技术引进深山,带领这些村民大棚里"刨金"。2010年以来,侯敏升组织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在村南头流转土地500多亩,在什字街镇率先建起了32栋油桃大棚设施农业小区,当年就让村民尝到了增收的甜头。"山区里气温低、过去没人干过,俺们村的土地地力还低,当时给村民串地就用了3个多月时间,不少人心里不托底"。侯书记告诉记者,当时真担心,尤其是到桃树开花、挂果的时候,每天都去大棚里转转,直到果实挂满枝头时,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今年50出头的侯敏升曾在基层派出所工作15年,对农业可以说是门外汉。一次偶然的机会,侯敏升到归州办事处见朋友,当地设施农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事实让他欣喜若狂——上大棚不正是村民致富的金钥匙吗?为尽快掌握种植诀窍,他把归州等地的果树专家请来手把手为村民讲解技术要领,一直坚持了两年,通过精心管理,当年一个大棚收入达七、八千元,这让村民看到了水果大棚的好处。今年,敢为人先的侯敏升又到葡萄大镇陈屯取经,把在当地都少有的品种"郁金香"葡萄引进来,自己先试种一个棚,侯敏升说:"毕竟这里还是有风险的,我先把路子趟出来。老百姓都会看,效益好了不用你说,自然就跟着上了。"
从过去没事村民打点麻将到现在都把心思放在大棚上,牌坊村村民侯恩胜感慨地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一伙打麻将的都没有,他和爱人刘贵云吃完饭就往大棚里钻,看着满目春色的果树就高兴。
设施农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是关键。侯敏升在规划建设设施农业小区的同时,协调水利部门打了20口井,当地供电部门也全力配合为村民架电。此外,侯敏升跑当地农信社为建棚的每户村民贷款2万元。在他的带领下,今年村里又新上了10栋水果大棚。去年,牌坊村这个设施农业小区就带给果农70多万元的真金白银,是过去全村大田收入的总和,大棚户均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智能温室风雨欲来窗自关
下一篇: 山西农民李生贵推出“棚地产”生产新模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江西宜丰:切实加强冬季大棚蔬菜管理
- 山东烟台:大棚效益现生机
- 铜仁松桃投入9062万元整修农田水利
- 浙江锦溪镇上锦村组织村民搭建钢化大棚
- 孝感杨店投资千万发展小农水项目
- 新疆巩留县:小型农田水利促农业发展
- 吉林磐石市:54栋惠民大棚惠及百姓
- 山西省财政厅拨付3亿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 新疆和田县设施农业亩均效益万元以上
- 旅顺口区温室大樱桃已陆续开始降温“休眠”
- 新疆杜琳辉:温室变绿洲 沙漠建大棚
- 山西:晋中平遥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江苏东海投入近亿元完成“小农水”建设
- 海南:蔬菜大棚整治 谨防再走形式
- 重庆南岸:辣椒苗“住”大棚 置身寒冷过暖冬
- 西班牙政府缩减花卉和观赏性植物的增值税税率
- 贵州丹寨:“小农水”惠泽“大民生”
- 天津滨海新区首建光伏蔬菜大棚
- 玉门市已发展戈壁荒滩日光温室1.1万亩
- 贵州铜仁:农机补贴进大棚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