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大棚防鸟防虫 水肥滴灌试点成功
"夏黑"刚摘完,"黑巴拉多"晶莹登场,"味可"刚成熟,粒粒饱满如珠玉……
9月,正是在葡萄架下穿梭流连的季节。趁着雨后的凉爽天气,9月10日,我们驱车前往铜山区黄集镇,探访徐州市规模最大的连体大棚葡萄种植基地。
连体大棚,在苏北还是一种比较新的种植方式。与传统温室大棚不同,黄集的连体大棚是将一排20个大棚连成了一片,仅在顶部用塑料薄膜进行区分,且棚体四周并不封闭,仅覆盖一层纱状防虫网。
葡萄种植基地技术员韩猛介绍说,大棚内生长的葡萄接触不到露水,于是也就杜绝了葡萄的最主要病害——霜霉病,几乎不需要施农药,种植成本更低,品质更高。
比起单体温室大棚,连体大棚棚体布置不仅能起到防虫防鸟、阻断病害的作用,而且使葡萄生长的空间宽阔了很多,通风和采光条件更好。由于每一个连体大棚内种植的都是同样品种的葡萄,更便于集中管理。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连体大棚每一个的造价大约在2万元,仅为温室大棚的1/5左右。由于接近自然环境生长,连体大棚的成熟期与露天葡萄相似,而温室大棚的成熟期则更短一些。现在,这个种植基地每亩地的葡萄产量控制在4000多斤。
借助这片将近300亩的种植基地,铜山区在此试点新型滴灌技术——小管出流技术。每排葡萄架下铺设一根拇指粗的黑色塑料管,上面均匀布置着很多小孔,拧开总阀后,水流便缓慢渗入葡萄藤根部。
黄集镇水利站站长李波介绍说,相比普通滴灌技术,小管出流具有不易堵塞、省水、水肥一体等优点。徐州水质较硬,普通滴灌系统容易堵塞,但小管出流流道直径较大,只要在系统出水口安装滤网,就能解决堵塞问题。此外,小管出流是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只湿润葡萄藤根部的部分土壤,可将水和有机肥直接送到根部,水肥利用率很高。记者了解到,利用小管出流技术节水率可达30%,其造价成本约为1200-1500元/亩。
据介绍,这是铜山区首次将小管出流技术运用于葡萄种植中,这一项目因此被评为"国家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也是省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来源:中国江苏网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亳州市谯城区被列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单位
下一篇: 不再“靠天吃饭”设施农业助农致富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江西宜丰:切实加强冬季大棚蔬菜管理
- 山东烟台:大棚效益现生机
- 铜仁松桃投入9062万元整修农田水利
- 浙江锦溪镇上锦村组织村民搭建钢化大棚
- 孝感杨店投资千万发展小农水项目
- 新疆巩留县:小型农田水利促农业发展
- 吉林磐石市:54栋惠民大棚惠及百姓
- 山西省财政厅拨付3亿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 新疆和田县设施农业亩均效益万元以上
- 旅顺口区温室大樱桃已陆续开始降温“休眠”
- 新疆杜琳辉:温室变绿洲 沙漠建大棚
- 山西:晋中平遥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江苏东海投入近亿元完成“小农水”建设
- 海南:蔬菜大棚整治 谨防再走形式
- 重庆南岸:辣椒苗“住”大棚 置身寒冷过暖冬
- 西班牙政府缩减花卉和观赏性植物的增值税税率
- 贵州丹寨:“小农水”惠泽“大民生”
- 天津滨海新区首建光伏蔬菜大棚
- 玉门市已发展戈壁荒滩日光温室1.1万亩
- 贵州铜仁:农机补贴进大棚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