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州大格勒乡:叫响枸杞品牌的“秘诀”
在格尔木说起大格勒乡,大家都知道那里的果农这几年依靠种枸杞挣了钱;在枸杞行业说起大格勒乡,它的变化就是海西枸杞产业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作为1980年搬迁到这里的移民村,大格勒乡围绕着土地先后有过三次种植结构的调整过程。第一次种植青稞、第二次种植大蒜,但都没有像种植枸杞这样深刻彻底。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说说几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格勒乡包括查那、龙羊、新庄、菊花四个村。2007年,作为海西州的试点地区,菊花村率先试种240亩枸杞。
要让农户把地腾出来,谁都没有底,况且枸杞三年才能挂果,才能见到效益。为了打消村民没有"口粮"的担忧,格尔木市出台办法,连续两年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为枸杞种植户统一采购种苗近800万株,头两年还按每亩500元、每亩400元的标准对农户发放补贴。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被大家称为"老韩头"的菊花村村委会主任韩国忠下定决心,带着党员干部率先种下了240亩枸杞。由于当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一般三年时间才能挂果的枸杞,当年就结出了果子,见到了效益,给了他们希望。
第二年,其他三个村的村民纷纷开始种植枸杞。2008年,还是查那村村委会委员的王烈祖种植了14亩枸杞,2009年就收入3万元。如今,他种植的枸杞正值盛果期,2013年他的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
受益于枸杞种植而致富的村民说起大格勒乡的今天,都会感谢当年率先种植枸杞的"老韩头"。大格勒乡副乡长庄超说:"种1年枸杞的收入相当于过去种青稞小麦10年的收入。现在老百姓种枸杞的积极性非常高,就连大门前、院子里也种满了枸杞。乡里的年人均收入已从5000多元跃升至3万多元,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如今,大格勒乡97%的土地都种植了枸杞,面积达1.24万亩。2013年产出干果3424吨,农业经济总收入达到1.13亿元。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
枸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枸杞的采摘成为了大问题。2009年,龙羊村的秦正江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四川雅安人,在秦正江的说服下,这个四川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家乡带来7个人采摘枸杞。秦正江特意为这些采摘工人拍了工作时的照片并录像为证,让他们带回四川,号召更多的人们来海西采摘枸杞。第二年,这7个人带来了50名工人,劳务经纪人制度带来了稳定的采摘队伍,保证了一年四茬枸杞按时采摘,也形成了大格勒乡的"秦正江采摘模式"。
2010年,大格勒乡出现了枸杞销售冰火两重天的怪象,菊花村不仅是唯一全部销完枸杞的村子,而且同样是卖枸杞,农户的收入却比其他村高很多。
原来,菊花村的高收入来源于枸杞种植的标准化管理,来源于主做有机枸杞出口的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分公司的定点收购。
市场是残酷而温情的。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有机枸杞、绿色枸杞和普通枸杞之间形成了价格差,并且差距越来越大。以今年为例,有机枸杞的价格是普通枸杞价格的四倍。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引导下,大格勒乡逐步推行使用生物农药,标准化种植管理,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让种植产销形成良性循环,让枸杞在有机、绿色的行列中叫响品牌。
作为杞源专业合作社的社长,61岁的李洪顺一头连着64家农户的1300多亩地,一头是专做有机枸杞出口生意的亿林枸杞科技开发公司。为了让村民对有机食品有着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今年,亿林枸杞科技开发公司带着李洪顺一起前往德国参加有机食品展。李洪顺感慨地告诉记者:"人家外国人很讲究吃的,也很重视环保。"这种感受回归到枸杞种植中,就是严格按照公司要求,使用生物肥料,实行标准化管理。
现在,大格勒乡的村民对"有机""绿色""无公害"等概念不再陌生,而且对自家种植的枸杞使用的是生物肥料,自家的枸杞是有机绿色枸杞而自豪、自信。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定西市中药材行业税收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
下一篇: 青岛商家狂购山楂备战糖球会 能存到明年五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广西玉林:取缔无照经营 保“药都”安全
- 药材种植专家对以下8种常见虫害开出“处方”
- 中国有机枸杞第一县拿到北美、欧盟市场“准入证”
- 甘肃陇西力促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 网购中药材渠道也开始丰富起来
- 延安:移栽树木引进新种也要留“情”循规律
- 铜陵市首家中药材企业通过GAP认证
- 西宁当归涨价 粗加工成主因
- 甘肃成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万亩
- 今年甘肃宕昌县中药材总产值可达5.3亿元
- 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黄连走畅
- 福建平和秀峰乡扶持铁皮石斛种植
- 贵州道真县龙头企业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
- 贵州安龙县:小小金银花 脱贫又治“漠”
- 德江3个天麻产业项目签约资金达5.23亿元
- 甘肃民乐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
- 中国现代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明年初部分药价或放开管制 四项药品是排头兵
- 江苏泰州市许庄黄葵项目走进省星火计划
- 西藏天麻仿野生人工试种成功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