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获批组建国家研究中心 全力突破苗药产业发展瓶颈
根据组建安排,该中心总投资4600万元,将依托贵州益佰制药、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共建,组建周期为三年。三年后,科技部将在验收后进行授牌。"这是贵州中药民族药领域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解决贵州苗药当前发展中的理论方药、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活性筛选、新药创制等环节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贵阳中医学院科研处处长张永萍教授说。
"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在还处于组建阶段。不过,目前已有70余家贵州药企与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正在研发的新药产品有7个,二次开发的苗药有10余个。预计今后10年可研发新产品10至15个,带动苗药产业新增产值100亿元。
四年努力
"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国家级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贵州可谓是"大势所趋"。
2009年8月份,省科技厅启动该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随后筛选了贵州益佰制药、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三家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单位进行联合申报。由于贵州苗药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家对该研究中心落户贵州"十分重视"。
有资料显示,近20年来,贵州苗药产业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3年全省中药民族药总产值超400亿元,其中苗药年产值达150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民族药产业而被业内称为"苗药现象"。对此,科技部与贵州省两轮省部会商,均提出鼓励、支持贵州建设"促进以苗药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工程中心"。
"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贵州苗药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贵州苗药产业发展过程出现了安全性评价缺失、疗效不明确、药效物质不清楚、质量控制水平低、制剂制备技术落后等问题,不仅让贵州现有苗药的市场销售受到影响,还造成新药产品的开发也难以为继。"该中心落户贵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贵州苗药的发展瓶颈。"张永萍说。
在此背景下,2013年10月,科技部组织专家到贵州进行了现场考核和论证;2014年4月,科技部组织了答辩;10月16日,科技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科技部关于2014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的通知》,"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列其中。
三方共建
在21日省科技厅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省科技厅社发处处长潘洁透露:"该中心将依托贵州益佰制药、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三家共建,其主体工程位于贵州益佰制药,组建周期为三年。三年后,科技部将进行验收、授牌。"
作为共建单位,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将为中心提供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张永萍说,多年来,贵州益佰制药、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一直保持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承担的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就有30余项,相信三家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模式。
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以苗药为主体的西南民族药研究开发为核心,重点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苗药创新药物研发"、"具有产业优势的苗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和"具有资源优势的苗药材综合应用"三个重大问题研究;同时,中心还将与相关科研机构、医药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为贵州药企开展技术支持、信息咨询、技术人才培养等服务,形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苗药研发创新基地。
在新药研发方面,将主要选择具有长期应用历史、临床疗效明显、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苗药处方进行优化,筛选出处方合理、质量标准规范、疗效明确的苗药候选药物,目前已经确定在组建期开展的新药有紫金透骨喷雾剂、莲菊感冒胶囊、参龙妇炎软胶囊等10个品种;在名特优苗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上,组建期主要开展仙灵骨葆胶囊、热淋清颗粒、骨康胶囊等9个产品的二次开发,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认知度,打造全国知名"黔药"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业规模。
前景可期
目前,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处于组建阶段。不过,此前,贵州很多药企已经在依托该中心开展新药研发以及苗药二次开发等业务。
早在两年前,遵义廖元和堂就已经委托中心进行化风丹的二次开发与再评价;今年8月份,贵州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也委托中心进行芪胶升白胶囊的二次开发。此外,作为组建单位之一,益佰制药目前正依托该中心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对艾迪注射液等现有主打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去年贵州益佰制药的销售收入为27亿元,完成新药以及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后,企业的销售收入有望突破50亿元。"贵州益佰制药科技总监何凤慈说。
"目前,贵州省正在用大数据、新医药、大健康的思路,计划通过四年时间,锻造一个千亿元级的医药产业,中心无疑将成为助推千亿元产业加速形成的引擎。"据张永萍初步统计,目前贵州已经有70余家药企与中心有合作意向,其中正在研发的新药产品有7个,二次开发的苗药有10余个,"预计在今后10年里,中心可以研发出新药产品10至15个,届时将带动苗药产业新增产值100亿元。"
稿件来源:聚农网
文章作者:这家伙真的很懒哟,没能留下尊姓大名。
责任编辑:王国功
内容审核:陈桂珍
上一篇: 四川巴中中药借西博会“东风”签约70亿
下一篇: 第十届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签约金额9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热讯中文网自媒体平台“媒体号”用户 聚农网 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聚农网 of 媒体号,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 广西玉林:取缔无照经营 保“药都”安全
- 药材种植专家对以下8种常见虫害开出“处方”
- 中国有机枸杞第一县拿到北美、欧盟市场“准入证”
- 甘肃陇西力促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 网购中药材渠道也开始丰富起来
- 延安:移栽树木引进新种也要留“情”循规律
- 铜陵市首家中药材企业通过GAP认证
- 西宁当归涨价 粗加工成主因
- 甘肃成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万亩
- 今年甘肃宕昌县中药材总产值可达5.3亿元
- 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黄连走畅
- 福建平和秀峰乡扶持铁皮石斛种植
- 贵州道真县龙头企业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
- 贵州安龙县:小小金银花 脱贫又治“漠”
- 德江3个天麻产业项目签约资金达5.23亿元
- 甘肃民乐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
- 中国现代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明年初部分药价或放开管制 四项药品是排头兵
- 江苏泰州市许庄黄葵项目走进省星火计划
- 西藏天麻仿野生人工试种成功
TOP
- 日排行/
- 周排行/